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兵靠芦苇荡掩护破坏铁路 截获物资活捉日本兵

2014年08月21日 15:01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档案

  钱广业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1928年出生,1944年参加抗战。建国后先后在江苏省及河北省元氏县、井陉县、赞皇县等地负责指导、宣传等工作。后调任平山县任武装部部长,1982年离休。

  “老兵记忆”——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系列报道⑨

  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活跃于百里铁路线上,出没在千顷芦苇荡中,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86岁老人钱广业,就曾是微山县湖西军分区抗日武装中的一员。

  走近老兵

  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

  86岁的钱广业身体不错,非常健谈。平日里喜欢找老同志聊聊天,早晚去附近的公园走走转转。四世同堂的他,膝下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60多岁,小女儿也已退休。

  回忆起那段战争岁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让他感受极为深刻。他说,过去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因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一些家庭只能每天眼巴巴地等家养的鸡下蛋,才能换一些盐和火柴等生活用品。现在国人生活条件好了,不少年轻人出门就打车,吃不完的东西随手就扔,特别浪费。他经常教育子女,不管生活是否富裕,勤俭节约什么时候都不能忘。

  在钱广业石家庄警备区第五干休所的家里,不少家具已经发黄、掉漆,但仍在使用。

  记忆深处

  16岁参加抗战,第一年没有军装穿

  钱广业的家乡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944年他和同乡一起去山东单县投奔了共产党。他后来正式参加抗战,是在微山湖一带。当时钱广业和附近五六个村的一百六七十位村民,被编成五个小队。钱广业因为年龄较小,在所在部队帮领导们送信,有时也参加战斗。

  钱广业记得,因为部队物资非常紧张,他第一年没有穿上军装。第二年,战士们用杏树叶、树根作为染料给布匹上色,他和一同入伍的新兵们才穿上了军装。

  那时,鬼子到微山湖附近扫荡时,钱广业和战友们立刻钻进芦苇丛中。“我们要等待有利时机,以最小损失重挫敌人。”提起这些,钱广业有些激动。一次日本人带伪军去村里抢了不少粮食,钱广业他们隐蔽在芦苇丛中专门“打尾巴”——放过队伍前方和中间的敌人,打击队尾的敌人。那次,他和队友活捉了队伍最后的炊事班长和几名伪军,还缴获了一些弹药。

  钱广业说,不要看不起游击战,这可是积小胜成大胜的好办法。虽然每次捉住的敌人比较少,但次数多了抓住的敌人就多了。而想一次性俘虏同样多的敌人可能需要好几倍的兵力。当时,一个团只有三五挺机关枪,战士手中的子弹也很少,主要靠战斗中去缴获敌人的子弹。我军就是靠这样的战法,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破坏铁路,截获物资活捉日本兵

  钱广业回忆,在平原作战不易隐蔽,战士们就把坡路挖成大沟,一方面易于隐藏,另外还能阻挡敌军的汽车随意行驶。此外,他们还经常破坏鬼子的铁路运输线。至今钱广业仍清楚地记得,他们1945年在陇海铁路黄口火车站打的那场漂亮的伏击战。

  1945年的夏天,钱广业所在部队收到情报:一列为日军运送物资的火车,将于当日夜间途经黄口火车站前往开封,列车上载有药品、染织品等重要物资。钱广业和战友们立刻赶到黄口火车站,在上级指挥下悄悄埋伏在离陇海铁路线不远处。

  “天黑以后,发现铁路附近没有日军巡逻,我们立刻冲到铁路旁,把火车轨道的接口别开。”钱广业说,他当时就埋伏在离火车道一百多米的沟里。不一会儿,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当火车行驶到别开的轨道口时,列车脱轨翻了车。

  钱广业和战友们立刻冲上列车,将被撞得昏昏沉沉的几个鬼子和20多个伪军俘虏了。随后,战士和前来帮忙的百姓,把火车上的珍贵物资搬上木车,运回根据地。很快,敌人的增援部队赶来,撤离途中几名负责掩护的战友还负了伤。

  那一战,我军伤亡很小,却缴获了不少盐、药品和染织品等。这些物资解了根据地的燃眉之急。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