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地方文化研究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推动力

2014年08月23日 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淄博8月23日电 (杨晓卫)“遵循学术规律、以科学方法做好地方文化研究可以促进学界研究,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发展传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泰斗袁世硕23日在淄博桓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室主任蒋寅对“地方文化研究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理论表示赞同。他表示,“学界有种说法,每个人在面对传统文化时,都会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了解各地有差异的文化,才能从整体上认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特征,所以地方文化研究必不可少。”

  关于地方文化与整个中华文明的关系,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张灿贤认为,地方文化的研究各具特色,对主流的儒家文化起到补充的作用,构成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完成的脉络。张灿贤举例说:“儒家文化要将‘义’当先,而齐文化中‘义’和‘利’是并举的,但从‘义’含义来说,两者一致。从整个传统文化发展脉络来看,地方文化之间相通。因为地方文化的特色,才构成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做好地方文化研究能让优秀传统文更加丰厚,充满生命力地传承下去。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提倡从具体的地方历史人物和文化家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研究传承优秀文化。他指出,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文化的地域性上,文化是建立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地方文化研究更接地气,加强地方文化研究更有利于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保留了大量的民间的资料更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地方文化研究本身就有优势和有利条件。”

  王志民强调,地方文化研究需要注意视野、资料的正确运用和注重对当下社会的启示作用。他说:“研究地方文化切忌坐井观天,一定要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背景下,才能把握明确方向。对于地方资料的运用也要客观公正,历史名人并非完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地方文化研究要注意批判继承,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实意义,促进今天的社会发展。”

  上个世界90年代以来,“国学热”逐渐遍地开花,一些机构披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外衣一心追求商业利益,开设各种各样的国学班,高昂的学费、短暂的学时让传统文化变了味儿。

  袁世硕强调,地方文化研究也应该遵循着学术的原则才能弘扬传统文化。他说,我们弘扬的是正面的、优秀的文化,是人性中美的东西,弘扬传统文化是顺其自然客观存在的,要有文化自豪感,不能急功近利。

  袁世硕、蒋寅、王志民等专家此行聚首桓台是参加22日-23日在桓台举行的全国王渔洋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地区的近百位学者参与,会议主要研讨了清代文化伟人王渔洋的文学成就、廉政思想和王氏家风等内容。(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