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镇江一村庄发现4座有堂号古民居 仍有老人居住

2014年09月05日 14:04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在镇江市新区姚桥镇有一个 “华山村”,它是“华山畿”爱情故事的发生地。近日,在该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深入华山村众多古民居进行调研和实地测量时,发现了4座主体建筑完好、有堂号的古建筑群。

  有堂号的古建筑群增至6处

  据该村77岁的文保员解小祥介绍,这4个新发现的古建筑群分别是:叶善堂、遗先堂、积善堂和养正堂,加上原先已被发现的冷遹故居鸿飞堂、张家大院积昌堂,该村有堂号的古建筑群目前增加至6处。

  据解小祥老先生介绍,“堂房”指同宗而非嫡亲的亲属,在许多传统古村落,某一姓氏往往有数个堂号,人们按亲疏关系相对集中地居住。在华山村,这些有堂号的房屋群则是几百年前该村的四个大户家所建。这四个大户分别姓:冷、杨、张、李。

  百年古屋仍有老人居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华山村,跟随解小祥老先生实地走访了这4座新发现的有堂号的古屋群。

  “这是遗先堂,是一位姓杨的师傅住在里面。”跟着解老的脚步,记者来到了一个两进的房屋内,该房屋整体上为木质结构,木头的楼梯,刻有木雕的阳台,以及分隔房间的部分墙壁。“我是在这个房子里面出生的,我今年68岁了,现在子女住到别出去了,这里就我一个人住。”杨师傅告诉记者,这个房子是他的太奶奶在的时候建造的,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这个房子这些年也被破坏了一些,一些木雕被弄坏了,前面屋里原来有的六扇平门和一个匾额没了,还有墙壁上原来都是木头的,但是那时候家里穷,给卖掉了。”由于杨师傅是瓦匠,家里缺了或者有问题的地方都被他修整了一番。因此,虽然居住了这么多年,但是他的房子是4所新发现的有堂号的古物里保存得最完好的。

  同样有人居住的还有“积善堂”,在里面,记者看到了一位八十几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和杨师傅一样,也是一个人住在老宅子里。

  将强化古村文化特色感染力

  在交流中,解小祥老人向记者介绍了村里悠久的历史,他说,这里曾出过很多名人贤士,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古屋群。

  据此次来考察的东南大学师生透露,他们是对照航拍图,在龙脊街和村南主干道附近,找到了这4座有堂号的古民居。这些建筑虽不像葛村、儒里等地的古祠堂那样气势恢弘,但不是独栋单厝,而是成片的较为精致的江南民居,大体建筑时间为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初年。

  师生们认为,通过对古村落历史久远的、具有纪念价值的建筑或村落布局特色的景点进行维护和更新,将强化古村历史文化特色感染力。下一步他们还将设法找来华山“杨、冷、李、张”四大姓家谱,加以研究和验证,并对村里老人提出的关于开发和利用这笔珍贵文化遗产的建议表示,将在规划时予以通盘考虑。 □通讯员 鞠永平 金陵晚报记者 胡睿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