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专用船首航 将赴丹东调查沉船

2014年09月09日 09: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9月4日,“中国考古01号”在青岛举行首航仪式。

  9月4日,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在青岛举行首航仪式。其首航将赴辽宁省丹东港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透露,这片水域与1894年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

  “中国考古01号”集调查、发掘、出土文物保护、展示等4项功能于一体,可续航1000海里,使中国水下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一跃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与首航仪式同期召开的“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说:“随着国内收藏热、投资热不断升温,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海域仍是盗捞、走私水下文物活动的多发区。南海浅水区域的水下遗存几乎无一幸免,亟需开展系统调查和抢救性发掘。此外,涉海生产建设活动也给水下文化遗产造成新的威胁。”

  据悉,今年6月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独立建制,其下设南海基地、北海基地、西沙工作站3个国家基地和宁波基地、福建基地、武汉基地3个地方基地。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该中心将结合《文物法》修订,稳步推进《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拿出修改草案。同时,完善《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试行,力争2015年在全国颁布实施。”

  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除了辉煌的“黄土文明”外,还创造出灿烂的“蓝色文明”。目前,宁波、泉州、广州、扬州、南京等九城市联合申报的“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已经顺利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5年将完成申遗准备工作,2016年开始申报。

  励小捷说:“水下文化遗产是各类型文化遗产中涉外性最强的一个领域,因此它必须是一个对外开放的体系。”在商务部支持下,我国与肯尼亚合作开展了拉姆群岛水下考古合作项目。中肯联合考古队经过三年工作,不仅发现了一艘保存完好的沉船遗址,还帮助肯尼亚培养了首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

  为了拉近公众与水下考古的距离,励小捷建议:“在海南、广东、福建等水下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将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科学展示、合理利用紧密结合,使‘南海I号’、‘南澳I号’、‘华光礁I号’等珍贵沉船和其他水下遗址,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新热点和城市标识。”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