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翻译家马爱农:我的维权让更多译者失去信心(图)

2014年09月09日 15:29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新报采访了《哈利·波特》系列的译者、著名翻译家马爱农。2013年,因同名译著出现真假“马爱农”署名以及她的译著《绿山墙的安妮》被“中译中”剽窃超过90%,她分别以“剽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将两家出版社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引起文化界对“译者维权”的热议。

  新报:你认为翻译者的付出和回报在精神层面以外的现实收益上是否成正比?

  马爱农:目前国内从事文学翻译的,都是一些真正热爱文学、热爱翻译这项工作的人,性格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低调、谦和,与人为善,安于清贫。因此,虽然遭遇稿费低、霸王协议、各种侵权等不公正待遇,一般选择不去计较,息事宁人,最多抱怨几句。所以,这一批人更需要社会的多多关注。

  新报:普通译者和翻译家的翻译费用是不是有很大的差距?“压力大”在译者中是普遍现象吗? 马爱农:翻译稿费标准偏低,是早就存在的一个现象。我在上世纪80年代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稿费每千字十三元,而当时一般人员的月薪是六七十元,也就是说,只要翻译五千字就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工资。如今,工资涨了差不多一百倍,而出版社的译者稿酬最高也就八十元,只比三十年前涨了五倍。若要通过翻译挣得普通人员的月薪,需要译出近十万字!这样的压力下,经济困难的译者,还怎么能做到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怎么能做到“一名之立,旬月踌躇”?势必会严重影响国内出版业的翻译质量。

  新报:去年你提起诉讼的侵权案子最终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和赔偿,是否满意最终结果?

  马爱农:我去年打了两个官司,分别状告中国妇女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对我的侵权。如今尘埃落定,两个案子都判了。虽然都是胜诉,但判罚力度并不令人满意。拿第一个案子来说,中国妇女出版社的《绿山墙的安妮》,全文百分之九十七抄袭我的译文,证据确凿,危害很大,却只判被告罚款三万元,除去律师费和其他费用,我作为受害者只获得区区几千元。当时两个案子得到国内文学翻译界许多译者的关注和声援。我想,这样的结果对大家都是一个打击,只会让众多译者感到失望和寒心。据我所知,大多数译者都受到过各种侵权的困扰,有抄袭、剽窃、盗用译文,他们多半不会选择诉诸公堂,更愿意把时间精力用于多翻译一些作品,而我这两个案子的判决结果,可能更让他们对走法律程序失去信心。

  新报:你对相关部门在保护译者权利方面,以及译者维权方面是否有建议?

  马爱农:其实有很多建议,但说实话,短期内不抱很大希望。译者遭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非一日之寒,跟我国目前图书出版现状、出版社经营模式、法律极不健全等等都有关系。出版社要在竞争中尽量压缩成本,也有自身的难处。只能建议大家多多关注文学翻译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辛苦和委屈,更多地尊重他们……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