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南桐煤矿系抗战煤都:最高产量达12万吨(图)

2014年09月10日 14:33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桐煤矿总厂全景。特约摄影 谢智强 翻拍

  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逼近华中重镇武汉。国民政府计划将重要工业设施西迁重庆——在这里建设一套战时工业体系。

  众所周知,钢铁是战时工业基础,而钢铁工业的能源供给离不开铁矿和煤炭。随着西昌和綦江铁矿的开发,矿石有了依托,但煤炭,特别是优质炼焦煤在哪?

  国民政府在万盛建设的南桐煤矿解决了“燃煤”之急。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南桐镇,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

  怎么建?

  由改造小煤灶着手,最高产量达12万吨

  “重庆能源南桐矿业公司的前身就是抗战时期的南桐煤矿。”85岁的矿业公司离休干部周学良告诉记者,1938年3月,为了筹建南桐煤矿,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了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南桐煤矿筹备处,笼络了一大批毕业于北洋大学、留学欧美的学子任工程师,决定将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的设备迁到南桐煤矿。

  国民政府为何如此“器重”南桐?

  据《南桐矿务局志》记载,重庆南部一带,从清道光年间就有了开采煤炭、炼制炭花的历史。在贵州桐梓和四川南川交界处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特别是王家坝(南桐镇)到胡家嘴一带,焦煤资源最为集中。

  一开始,筹备处四处收购小煤窑,相继征购了王家坝陈介清土井和减堂(即“赶塘”)霍书舫土井。经改造,当月就产出第一批原煤。

  但土井原煤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重庆钢铁工业的需要。筹备处开始征购土地,进行一分厂、二分厂和较大型生产矿井的建设。

  据记载,1938年12月开工的王家坝2号竖井,仅半年就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区境第一座机械提升的生产矿井。同年11月开工的胡家嘴3号竖井,于1940年1月建成投产,是区境机械化程度最高、向地下开掘最深的矿井。

  随着2号、3号竖井相继投产,南桐煤矿已拥有大小生产井口5对。1940年,原煤产量从上年的5000吨上升到5万吨。1941年,突破9万吨。1942年,达到12万吨的最高年产量,成为当时中国(敌占区除外)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这为推动重庆战时工业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煤都”称号也由此而来。

  与此同时,南桐筹备处也改称为“军政部兵工署、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南桐煤矿”,正式纳入国家抗战工业体系。

  怎么运?

  修建铁路,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庞大设备运来

  大量技术人员、机电设备涌入南桐煤矿,就像当年瓦特蒸汽机在英国出现一样,当时在区境引发了一场产业改革。

  “最开始,所有作业都是作坊式生产。”周学良指着南桐矿业公司史料陈列馆的老照片说,煤矿是手工掘进、手工开采,竹篼拖运,井下用油灯照明,风箱或火炉通风。

  从1939年4月起,湖北大冶铁矿、汉阳铁厂的700多吨机电设备开始陆续运来。没有汽车,没有起重设备,而蒸汽动力设备异常庞大,仅一台兰开夏锅炉就长达20余米、重达20多吨,且不能拆卸。怎么将这些庞然大物“搬”进矿区?

  为此,南桐煤矿修建了区境内第一条铁路——从王家坝至綦江县蒲河杨柳湾,全长17.2公里。兰开夏锅炉、75马力蒸汽绞车、发电设备、蒸汽动力水泵、蒸汽动力机床……工人们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庞大的设备运至煤矿。

  设备陆续到位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全部安装就绪,并开始生产。一时间,南桐煤矿井架高耸,烟囱林立,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景象。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