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锡一退休老教师不愿赋闲 自制篆刻教科书献余热

2014年09月14日 16: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无锡一退休老教师不愿赋闲自制篆刻教科书献余热
图为朱健民在整理学生的课堂作品。 孙权 摄
朱健民在课上为学生讲解篆刻技巧。 孙权 摄

  中新网无锡9月14日电 (孙权)14日从无锡市东亭中学获悉,该校退休语文老师朱健民退休后不愿赋闲,其结合自己的篆刻特长,用一年时间编写了校本课程指导用书——《篆刻》,并主动请缨回到课堂进行教学。现在,朱老师每周都要为东亭中学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们上4堂篆刻课。

  据了解,篆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也有较大的实用功能。中国的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出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考虑,无锡市东亭中学于2005年为朱健民特辟“名师工作室”,首批20多名学生自愿报名成了他的“徒弟”。2008年11月,学校被评定为“无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篆刻课程由此成为该校特色教育项目。

  “我是教语文出身,平时学校里其他科目的教学都有现成的教材,但篆刻这门课,开始仅仅是我口述相传,于是我提议,要编写一本这样的教材,方便有爱好的学生学习。”今年65岁的朱健民介绍,自己编写的《篆刻》一书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专心写字,只有把字写好了,才能在篆刻这门课程上学到“真本领”。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5月10日东亭中学开设篆刻课程以来,该校已有20多位学生的篆刻作品在第六届“星星河”全日少儿美术书法大赛、《紫荆花》杯中华青少年书画竞赛中获奖,14位学生的篆刻作品发表于《江苏美术教育》杂志。东亭中学一位副校长直言,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朱老师的奉献。

  “在外人看来,篆刻也许是‘不务正业’,很多家长一开始也反对自己的孩子参加篆刻学习,但我们统计下来发现,参加篆刻学习的学生大多品学兼优,有不少孩子中考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该副校长称,去年该校一名考取天一中学的学生暑假期间还特地跑到学校来,说要感谢朱老师培养了他篆刻的特长,让其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更有自信。

  如今,行走在东亭中学校园里,篆刻艺术走廊文化墙的布置清晰展现了金石文化的历史脉络和篆刻大家的风采,在朱老师平时教学的教室长廊进口处,有“振兴篆刻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的醒目标识,教室里,历年来学生创作的篆刻作品更是成了一道“风景线”。

  “我退休后,一天中上午的时间是做家务、陪孙女,到了下午,我就创作,这两年来也刻了有几千方的印章,刻刀、石头等耗材也用了很多。”谈及退休后的生活,朱健民表示自己还是喜欢去学校教孩子们篆刻,其退休近10年时间里,只要是去学校上课,其都风雨无阻赶到学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宁可我等学生,也不能让学生等我,毕竟这不是主课,怕耽误了孩子们的时间。”

  “虽然我们学校现在篆刻搞的有声有色,但今后会怎么样,大家都不敢想,这门课能开多久,也是未知数。”上文提及的副校长坦言,开展篆刻教学很关键的是要有教学力量,朱健民是个退休老师,其来学校教学相当于“义务”,一节课也就给几十元,但今后如果其上了岁数难以开展教学的话,学校想要再聘请其他篆刻专业人才的话,需要付出的就很多。

  据悉,无锡市东亭中学目前是全国中小学中获得篆刻类奖励最多的学校,该校的篆刻特色还吸引了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生相继前来造访,一同切磋篆刻技艺。(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