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6岁老人筹办古蜀农耕博物馆 20年收集千余件藏品

2014年09月25日 13:55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双流古蜀农耕博物馆筹办人赵文清

  鸡公车、风谷机、拌桶、箩筛、连盖、石磨、锄镰……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曾经存在于古蜀文明几千年的农耕生产、生活用品,正在逐渐逝去,而经过集中收藏整理,这些器具又将我们拉回到遥远的古蜀农耕文明时代。在双流县,有一个正在筹办中的古蜀农耕博物馆,其主人,就是土生土长的双流人,今年66岁的赵文清。该藏馆目前已收藏了1000多件古蜀农耕器具,而收藏品之所以能达到这么多,是因为20年前,他就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精心收集。

  集纳1000余件藏品

  将拟建首个私人农耕博物馆

  曲径通幽,绿树掩映,一走进位于双流东升街道板桥三组的古蜀农耕文化收藏馆,记者顿时被眼前典雅端庄的布局所吸引。院落的艺术墙上刻画着古蜀先民一年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图画,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古蜀先民拓荒繁衍时辛勤劳作的场面。再往里走,首先看见一个巨大的水碾,“吱吱呀呀”的转盘声仿佛让人置身于那遥远的过去。“耕读传家三千余稔 农夫子弟辛勤稼穑”收藏馆的门联昭示出蚕丛创业,艰难开拓繁衍的励志精神。

  “目前,馆藏品有1300余件,共分为四大类。”收藏馆主人赵文清介绍说,四大藏品一是古蜀农耕时期以来,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农具、生活用品;二是蚕丛王国瞿上至秦汉年代唐、宋、元、明、清、民国历朝历代生产的陶器、瓷器;三是古蜀以来尤其是清代时期的家居、生产生活用品;四是巴蜀文化的民俗民风文化类物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拥有3800年历史的羌文化代表藏品,乳俑、夫妻俑、陶恋俑,清代的水碾、大花床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站在古蜀农耕文化收藏馆二区门口,赵文清抑扬顿挫地念起这首古诗,来诠释自己这些藏品的意义。“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农耕、民俗等文化的逐渐消失,几千年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智慧结晶在人们思想中走向淡化。” 为此,赵文清显得忧心忡忡。他透露,目前,他正在申报筹建全市首个私人古蜀农耕博物馆,相关资料已经由县级相关部门报送到市文化旅游局。

  让古蜀文化成果得到传承

  20年来几乎走遍全省收集

  为什么要费尽力气收集这些“并不值钱”的农耕器具呢?赵文清有自己的理由。

  “你看,这个红木秧凳,是以前农民扯秧时,为了减轻弯腰时的重负而发明的,已经是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我不收回来,很可能它就被劈成柴火烧了。”拿着一支小巧的秧凳,赵文清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讲解起来。

  “这是一个摞子,是古人用来摞米的,再不收藏就绝代了。”指着一件古旧的木制藏品,赵文清介绍,这是去年他和家人一起去峨眉山游玩时,半路上偶然听人说到的“宝贝”,当时他临时改变行程,兴冲冲地开了几个小时的车,从汉源的一家农户家收购到的。

  院子里的水碾,重近3吨,是他从乐山拉回来的。“请了十多个人,用人力从乡间小道抬到大路上,再用汽车拉回来的,仅路费就花了上万元。”指着收藏馆里的每件家什,他都如数家珍。

  赵文清的家人们介绍,自从坚定了收集古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用具的信念,赵文清从此跋山涉水,在20年的时间里几乎走遍四川的每个角落去寻找这些失落在民间的农耕珍贵藏品。刚开始,他的举动曾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花大价钱去买这些拌桶箩筛连盖,还有犁耙石磨锄镰,把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搬回来,是明摆着拿钱去打水漂。

  但赵文清不这样看,在他看来,这些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化遗产,更应该抓紧挽救,加以保护,“我们是巴蜀大地的子孙,让古蜀数千年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得到传承和发展,使其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就这样,赵文清在家人和朋友的极力反对中,坚持了自己收集古蜀农耕文化遗产的选择。

  20年来,他走遍川内的山山水水、古镇、山村、拜访古稀老人,去名胜之处,古镇民间和古玩市场寻找失落的农耕文化遗物,然后进行逐一整理,加以收藏,目前馆藏品拥有1300余件,占地2100平方米。

  保留亘古不变的农耕记忆

  将农耕文明发扬光大

  “搞收藏很难,收藏这些‘不值钱’的农耕器具更难,但是收藏它们很有意义。”赵文清说,这里的藏品很多都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的,这些正在消失的农具,会无声地诉说它存在的意义。

  每收集到一件“宝贝”,他都会请人专程给“宝贝”拍照,仔细地翻阅相关的参考书籍,了解它的生产年代、用途等,并详细地一一作注解。这花去他很大的精力,但他觉得“一切都很值。”

  前不久,一对新人想举办一场特殊的婚礼,专程到他的收藏馆来借用“机公车”,他爽快地答应了。“这些是留存在民间的一种古老习俗,现在年轻人想体验一把,我何乐而不为呢?”赵文清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蜀农耕文化,他心里就很高兴。

  去年,他的古蜀农耕文化收藏馆成为双流中学的课改教育实践基地,师生们纷至沓来,并在收藏馆里流连忘返。“这种课程,能启迪学生对远古文明的崇敬之情,让学生们感受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从而学会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每当这种时候,赵文清就很自豪。

  “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植根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尤其是双流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养育丰厚了一代代双流人的精神家园。这些由劳动人民创造、集成的农耕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的进步,文化遗产更应抓紧挽救,加以保护,让数千年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得到传承和发展,使其散发灿烂的光芒。”赵文清说,等到博物馆正式获批,馆藏品进一步丰富,展示更加规范,今后将有更多年轻人可以近距离一睹这些藏品的风采,铭记祖先的辛勤劳作,让更多现代的年轻人了解古蜀农耕文化。

  刘贤虎 本报记者 陈方耀 文/图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