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黄金时代":越冷门越应加强通俗趣味

2014年10月13日 14:01 来源:新闻晨报 参与互动(0)

  香港沦陷,太平山下不太平,在电影《黄金时代》行将收尾时略有着墨。炮火震碎玻璃,人在屋内逃窜,这样的场面于许鞍华而言,其实轻车熟路——在她1984年拍摄的《倾城之恋》里,已有预演。不回忆不知道,借着30年前的月光,一路观照许鞍华电影得与失,不难发现,今日《黄金时代》种种缺憾,早有种子埋伏。

  比如“背书照念”。电影《倾城之恋》照搬原著台词,密不透风,直至片尾倾城炮火之时,才得安宁,《黄金时代》 更到了无一处台词无来历的地步。拍电影不是演广播剧,自己讲,旁人说,旁征博引,如同进了那一批作家的语词密林之中,反而让观众艰于呼吸。卡尔维诺在《一个电影观众的自传》 中对比电影世界的丰盈时说,“银幕以外的世界却只是些零散的东西随便混在一起——这是我的生活材料,毫无形式可言”。《黄金时代》满地文史资料,还让亲历者面对镜头背诵,说是“间离效果”,更像没有形式的“银幕以外的世界”,是太受文字牵制之故。

  更不该的,是重走萧红路。女作家一生颠沛流离,但拍片并不意味着也要跋涉上万公里,足迹遍及哈尔滨、上海、武汉等八九个城市实景拍摄。“你知道许鞍华有多努力吗?”但是,这样的苦功花在别的地方可能更合适——许鞍华1980年代拍摄《书剑恩仇录》时,已经吃过苦头。该片拖了三年,她后来总结教训,那三年主要是去旅游而非拍戏,“我一定要去黄河边拍,其实我可以在北京拣条河就过关”、“西湖其实也可以在厂里拍摄,根本无须走到西湖架起灯来拍”(见《许鞍华说许鞍华》一书)。为何30年过去,又拖了大部队进行“迁徙式”拍摄?颇让人不解。这样耗费心力的朝圣方式被当做光荣事迹写进了一些报道里,许鞍华后来却说,拍摄数月后,自己已经不耐烦。

  “其实愈冷门愈应该加强通俗趣味,引起注意和谈论。”——像是给《黄金时代》的建议,其实是香港影评人石琪1999年给电影 《千言万语》写的评论。尽管该片被称为许鞍华“继《投奔怒海》之后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但当年香港观众对这一社会政治题材并不买账,票房惨淡。石琪认为,香港导演“一扮正经谈严肃问题、拍言志片的时候,就几乎必然尴尴尬尬”。《千言万语》 曲高和寡,症结也是在此。相比之下,《黄金时代》将视线投向民国文人世界,走得更远,排场更大,只是除了明星脸扎堆,在贴近与争取观众方面,乏善可陈。

  “这注定是一场冒险。”许鞍华自己对这部作品已有预言。前事不忘,冒险才更有获胜的可能。

  媒体人长凤新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