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白求恩曾设计制作“粪驮子式”医疗箱(图)

2014年10月15日 11:12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白求恩曾设计制作“粪驮子式”医疗箱(图)
白求恩在模范病室中做示范手术(资料图)
裴贵清老人向记者介绍当时自制的消毒笼

  9月24日,记者走进五台县耿镇镇松岩口村,寻访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沿着昔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红色足迹”,从紧邻清水河的村口进村,正前方就是“白求恩纪念馆”。

  经联络,记者寻访到一位老战士裴贵清,老人今年87岁,曾亲眼目睹白求恩当年来松岩口村的情景。裴贵清于1946年曾在晋察冀边区冀晋二分区司令部通讯队当电话兵,参加过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等,后退伍复原回村务农。老人的家就在“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西侧不足10米处。看门、锄草、种花、讲解……从69岁开始18年来,裴贵清就执著守护着这里。裴贵清老人带着记者一边参观旧址,一边讲述了有关白求恩的那段历史。

  ○简介

  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诺尔曼·白求恩,为援华抗日,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到达延安,后赶赴位于五台山区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发起“五星期运动”,将一座龙王庙改建成了“模范病室”,为治疗伤病员和培养卫生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留下了一处红色革命遗址——“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和一个超时空跨国界的伟大精神——“白求恩精神”。1982年,“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白求恩纪念馆”被山西省委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个星期建好模范病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白求恩积极呼吁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1938年6月,白求恩来到位于五台山区(金岗库)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裴贵清说:“那年我刚10岁,一个夏天的上午,听说村里来了外国人,就和4个小伙伴跑来看稀罕,到达现如今旧址门口时正好看到白求恩等人骑着大马到来。他很友善,见谁都含笑点头。他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到后方医疗二所和周边查看伤病员情况,根本没休息。那时也许是保密的原因吧,大家只知道来者叫‘美国大使’,直到后来才知道他叫白求恩。”

  跟随裴贵清老人,记者瞻仰了这处昔日白求恩救死扶伤的“圣地”。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坐北朝南,白色的院墙写着“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金色大字,墙前立着写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刻牌,木制小院门和屋脊顶还保留着旧时风格。院子是典型的北方四合小院,正对院门的是一通石刻碑,碑后一棵苍松拔地而起。东面两间耳房原是“财神庙”,“模范病室”建成后做了医务室,现室内摆设有自制的送药箱等。正北三间正厅原为“龙王庙”,在修建“模范病室”的突击运动中,白求恩亲自动手搬掉泥胎,将这里改为手术室。现室内四周白布包裹,正中放着一张手术台,此外还陈列着部分简陋的医疗器械。正北西面两间耳房原是“瘟神庙”,“模范病室”建成后做了消毒室,现陈列着自制的一种消毒笼,这里曾与设在院门东小耳房内的洗涤室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消毒效果,减少了感染。院东侧建有房屋,东侧房做了病房,两间住重伤员,中间三间住刚做手术的伤员,另外两间住轻伤员。院西侧过去没有房屋,是院墙。南侧原是龙王庙戏台,现上面摆放着一尊白求恩半身雕像。

  为了大力改进战伤救治工作,培养更多的医务人员,白求恩主张抗日根据地应有一个比较正规的医院,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发动大家开展了“五星期运动”,集中5个星期时间,把这里简陋的医疗二所改建成了正规医院。1938年9月15日这所模范医院正式落成典礼,命名“模范病室”。至今,裴贵清无法忘记当日白求恩与聂荣臻等站在典礼台上,那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裴贵清伤感地说:“这里曾是根据地第一个建设得最好的后方医院,可惜建成不久,日寇‘三光’政策下,模范病室被焚烧,仅残存院内老松树和大门牌楼。这里是1974年按原貌修建的,恢复了原样陈列,供大家瞻仰缅怀。”

  在炮火中抢救伤员

  裴贵清坐在旧址门前,回顾了那段历史。

  当年只有10岁的裴贵清不太懂事,经常跑到手术室去看白求恩做手术,白求恩发现后,从不打骂,总会给他一些糖果,让他去别处玩耍。在他记忆中,白求恩总是在手术台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再工作,可是他说:“我是来工作的,你们不要把我当客人,要把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他来松岩口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伤员,用了1个星期的时间,检查了520余名伤病员,之后,又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为147名伤员施行了手术,伤员们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为了提高大家医疗技术,白求恩还制定教学计划,编写《创伤疗法》《消毒十三步》等教材,培训卫生干部。这些技术应用在模范病室的手术治疗中,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当年物资短缺,他组织大家动手制造一些医疗用具,特别是设计制作的“粪驮子式”医疗箱,驮在马背上能装器械,放在平地可做简易手术台,很适用于野战医疗手术。

  白求恩多次参加了野战医疗救援,每次都会站在最前沿“作战”,他说这样可以更及时、更方便援救,减少流血伤亡代价,拯救更多生命。后来他被派到三五九旅卫生部工作,多次在最前沿设置救助站,在炮火中挽救受伤战士的生命。遗憾的是,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孙家庄小庙里,白求恩为一位伤员做手术时,不慎被刀片划破手指受到感染,引起败血症,后劳累过度而病倒。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逝世于河北唐县黄石口村。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军民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白求恩纪念馆讲解员史丽峰说:“为了纪念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69年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这里建了白求恩纪念馆,1974年在纪念馆西侧依原样重新修复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1982年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白求恩纪念馆被山西省委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对话

  白求恩纪念馆馆长杨俊彪:

  白求恩精神实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记者: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已不单纯是一个抗战时期的医疗场所,请您谈谈其重要意义?

  杨俊彪: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是全国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白求恩同志在五台县耿镇镇松岩口村建立了模范病室,它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首个模范后方医院,白求恩模范病室的成立,对改进晋察冀边区医疗卫生工作和救治伤病员,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记者:白求恩援华展现出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一种什么精神和情怀?

  杨俊彪:白求恩在加拿大属于中产阶级,但他却能放弃优越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当时的中国物资匮乏,战斗环境极其艰苦,与白求恩同志一起来的一些外国朋友,由于吃不了苦,都陆续回国了。白求恩同志却坚持克服困难,非常乐观地与我军民并肩战斗,并且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集中体现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手记

  “白求恩精神”永存

  从小时候看关于“白求恩故事”的小人书、连环画,到中学时在课本中学习《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再到长大后在一些激扬的文章中写着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励志话语等,可以说“白求恩”一直在身边。但这次对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采访,现场触摸和感受那段红色历史,更让记者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灵魂”洗礼。

  金秋时节的五台山已是冷风习习,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静默在山村间,院内800余年的苍松历经岁月的沧桑和昔日日本侵略者的战火屹立不倒。裴贵清老人指着老松对记者说,这是什么,这就是“精神”。白求恩同志作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放弃了自己在国内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到这里,一直坚持战斗在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直至最后献出了生命。这种“精神”像苍松一样永存。

  本报记者 郭小强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