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蒙古国艺术家在中国"被包办生活" 称睁眼可画画

2014年10月19日 1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19日电 题:蒙古国艺术家在中国的“被包办生活”

  作者:乌瑶

  蒙古国画家策格木德(音译)这次在中国住一个月了,每天闲适自在,已创作近30幅作品。“我在国内很忙,基本上很少画画。在中国睁开眼睛就可以画画,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如是告诉记者。

  大召当代艺术中心虽在中国内蒙古,却是蒙古国艺术家的大本营:这里的12间画室里总有蒙古国画家忙碌声影;墙壁上随处可见各类蒙古国大家作品,走廊中经常有蒙古国艺术家们往来寒暄;会客房间墙上挂有巨大的马头琴、桌面上摆放待客的果盘;楼下的食堂时不时还会为艺术家们炖羊肉……

  在这里,蒙古国画家潜心创作,作品宣传推广已有人“包办”。

  张海波是这里的“当家人”,他不仅关心食住行,也操心蒙古国艺术家们的“功课”。

  张海波告诉记者,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艺术品市场,蒙古和俄罗斯的大量艺术家要寻找自己的市场。“我们提供创作场地,帮助他们拓展中国市场,也帮助他们在蒙古国做展览。”张海波继续解释道,“我们这座桥梁架起的时间是2012年,到目前为止,已陆续有300余位蒙古国艺术家与我们合作,几乎都是画家,偶尔也有雕塑家。我们已经帮助销售500余件作品。”

  鉴于“在蒙古国的艺术、教育、人文领域中做了一定的贡献”,张海波还于日前被蒙古国国际商业学部委员会(WorldBusinessAcdemy)授予荣誉勋章。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这样的平台还不经意间帮助年轻艺术家解决“就业”问题。“在蒙古国,30岁以下的艺术家很难生存。开拓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张海波解释说。

  在张海波看来,蒙古国艺术品在中国的市场推广是一项朝阳产业。“作品相对便宜,而且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们正在逐渐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获悉,画室并不是蒙古国艺术家们唯一的创作场所,时不时的采风更能带来灵感。“我本来就对岩画很感兴趣,来到中国我还看到了莫妮山,真的很激动。”策格木德边创作岩画边跟记者聊到。

  “我跟张海波是在五个月前认识的。我觉得现在这种形式很好,体现出我们各自的价值,我也能够专心画画。我计划在这里待好几年呢。”蒙古国画家苏雅拉额日德尼(音译)在画室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

  在记者问及作品市场情况时,策格木德一幅“甩手掌柜”样。“张海波在做这个事情。他比我更清楚,你问他。”

  张海波告诉记者,俄罗斯的艺术家们也逐渐注意到这个平台。“目前陆续已有十余位俄罗斯画家与这里联系了,他们大多都是年轻画家。”张海波表示,“如果有条件,我们希望能够成立一个大的艺术基金,推动更多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帮助他们开拓中国市场、展览展示,学术交流。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最近,大召当代艺术中心正在尝试与新媒体合作:把蒙古国艺术家们的作品复制后放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卖。“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原作既大还贵。这样的复制品正好。”(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