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家级非遗面临传承难题 西河大鼓后继乏人遇窘境

2014年11月27日 15:20 来源:今晚报 参与互动(0)

  拥有20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已岌岌可危。唱什么、怎么唱、谁来唱?西河大鼓保护传承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内容过于单薄

  西河大鼓源于木板大鼓,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发源,发展于河间,流行于京、津、冀、鲁及东北、内蒙古等地,曾名“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上世纪20年代在天津定名为西河大鼓。

  日前,在首届“中国河间西河书会”的演出中,来自河间本地以及唐山、保定的西河大鼓艺人献上《傻姑爷拜年》《花唱绕口令》《玲珑塔》等节目。然而,在场的一些著名曲艺家却对这次书会提出批评。

  “缺点是作品差,内容单薄,传统的多、小段多。”河北省曲协名誉主席、著名曲艺作家崔砚君说。

  中国广播说唱团著名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赵连甲说,“现在,西河大鼓哪些能唱、哪些不能唱,行内在思想意识上还不到位。过去很多流传得很好的段子,比如宣扬愚忠愚孝的现在不能唱了。今后,推出的艺人和作品要靠文化自律提升格调,不属于正能量、与时代有撞击的题材要避讳”。

  迎合市场成了“说书嗓”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说唱兼备,简洁苍劲,韵味独特。

  在西河大鼓历史发展中,从小段到大书,实口实词少了,趟词多了,唱得越来越少,说得越来越多,有的干脆不唱了,就说评书了。这里面有迎合市场、急功近利、唱功之难的问题。

  南开大学教授、著名曲艺艺术家田蕴章说,说长篇大书对嗓子的损伤是业内共知的,慢慢地把嗓子“说横了”“喊劈了”,变成一副“说书嗓”。西河大鼓艺人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长书可以让几个人接力说。

  人才断档唱腔失传

  西河大鼓历经200年走到今天,面临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窘境。目前,作为西河大鼓的发源地,河间市从事西河大鼓的艺人不超过20名。

  河北省曲协艺委会副主任刘建云介绍说,历代西河大鼓前辈创造出数十种唱腔,早在半世纪前,西河大鼓宗师田荫亭就提出唱腔失传问题,并呼吁挖掘抢救。可是,传到我们这一代,不仅基本没有新创造,各地艺人、各派名家使用的传统唱腔也越来越少。

  田蕴章表示,要重振西河大鼓,不能只有一两个传承人,要瞄准年轻人培养接班人,要涌现出七八个能称得上顶梁柱的角儿。

  (据新华社石家庄11月26日专电)新华社记者 王 民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