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之祭·南京1937》重现血色记忆:39个人物形象

2014年12月16日 13:22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蜷曲在废墟上的尸骨、挖去双目的空洞眼眶、砍掉头颅瞬间飙飞的鲜血……每一幅画面用焦墨绘制于红色背景上,39幅特写如墙砖式并置,勾勒出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一幕幕惨剧。历时1个月,于近日刚刚完成的这幅长2.4米、高1.26米的《国之祭·南京1937》画作,由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画家杨小民创作。站在刚刚完成的作品前,杨小民仍深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历史不能被忘记,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此前,杨小民的创作多为山水与人物,这次用画笔描绘惨绝人寰的杀戮场景,想法源自于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先生在访问杨小民画室时,就克莱齐奥的作品《战争》谈到战争对人性的摧毁与人性的疯狂。“由此,我想到了南京大屠杀——一种公然挑战人性极限的罪恶,萌生以此为题材画一张大型作品的想法,以纪念惨遭屠戮的我30万遇难同胞。”

  “历史要得到客观呈现。”画室里,有反映日军暴行的厚厚一摞复印资料,这是杨小民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及图书馆、书店查阅的历史文献。同时,他找来吴子牛《南京大屠杀》、陆川《南京!南京!》,以及美国导演拍摄的纪实风格影片《南京》一遍遍地观摩,尤其是《南京》,片中大量引用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1937年拍摄的纪录片,为他的这幅作品提供了最原始的素材。为使作品更具有现场感,杨小民数次在寒风中一个人跑到长江边、南阴阳营等地点,在当时日军屠杀同胞的现场和丛葬地,悲怆的感受尤为强烈:“1937年的冬天,即使是一个暖冬,也是无比寒冷的……”

  《国之祭·南京1937》将素描的手法运用到水墨画创作中,直面血淋淋的现实,这样直白表现战争的手法在传统绘画中是被“忌讳”的,然而,杨小民依然决定采用“冷叙述”的手法。“将遇难者的瞬间状态真实呈现,‘冷叙述’才是最具力量的表现手法,才能揭示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本质,才能表达出我遇难同胞高贵的生命尊严!”

  面对《国之祭·南京1937》,记者内心有一种深深的震撼。整幅画面只有黑色、血色两种颜色,遇难同胞在生命最后一刻的表情——恐惧、惊悚、绝望,自画面内部散发出来。被砍掉的头颅扭曲五官掉在地上,被枪指着脑袋的人不敢睁开双眼,尚不懂事的孩童眼里充满恐惧,“这样的眼神在今天的孩子眼里是绝对看不到的。”画面中,一块块砖头垒砌成一堵墙,延伸向画外,画中的人物形象有限,但日军暴行远不止于此。

  《国之祭·南京1937》中共计39个人物形象,其中37个中国遇难者,另外2个分别是拉贝先生和魏特琳女士,“他们不是遇难同胞,之所以出现在这幅画中,因为他们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重要人物,为保护中国民众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杨小民生活和工作的南京大学是当时设立的安全区的一部分——金陵大学旧址,为20余万中国平民提供避难场所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主席约翰·拉贝的故居也在校园的一隅。“神奇的是,在与拉贝故居相隔不足500米的地方,住着参与屠杀中国人的日军将领冈村宁次,人类的正义与邪恶在这里碰撞。”

  画面中央是杨小民用上世纪30年代常用的老宋体书写的“国之祭·南京1937”,还有一个血手印,他说,“这是一只历经风雨侵蚀而仍清晰可辨的血手印,作为最具人道主义精神的这块温暖土地上的一员,作为一名画家,我有责任用手中的画笔去表现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血色记忆。这张画献给所有在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遇难的同胞们,更希望给世界各国人民以启示:和平年代不能淡忘历史,不能暴殄和平。”

  本报记者 龚 倩

  图为《国之祭·南京1937》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