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9处南京南朝石刻现状:3处失联 有的待在汽修厂

2015年01月07日 14:44 来源:江南时报 参与互动(0)

六朝博物馆内保存较完好的南朝石柱。江南时报记者 秦怀珠 摄

萧景墓前残缺的西辟邪,曾于2009年出土“透过气”。

神巷失考墓石刻位于汽修厂。

  1400多年岁月的无情冲刷,伴随着日益加剧的酸雨、风化,曾与“云岗石窟”齐名的江南六朝石刻,如今却以斑驳而沧桑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日,跟随“主题南京”网站“微学术创作团队”,记者重新梳理了一下南京及周边(含句容)29处南朝石刻的生存现状。 江南时报记者 黄勇

  [原地:21处]

  萧秀墓石刻功能发挥得最好

  南京留存迄今,散布于栖霞、仙林、麒麟、江宁等偏远之处的南朝石刻,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题南京”网站“微学术创作团队”考证发现,南京市现存南朝陵墓石刻共有29处,其中1400多年都待在原地的有21处,其中以梁安成康王萧秀墓保存最全,布局最完整。在史书中,萧秀因为宽厚仁德、礼贤下士,而被哥哥梁武帝萧衍爱护。萧秀与黄鹤楼的一段渊源为世人称颂:萧秀任郢州刺史,因夏口常为战场,到处是战死者的骸骨,萧秀便命人将这些骸骨“于黄鹤楼下祭而埋之”。

  萧秀墓神道石刻较一般陵墓多一对石碑,这一现象在南朝陵墓中是较为罕见的。据文献资料记载,梁天监十七年(518年)萧秀死后,通直散骑常待、太子有卫率夏候在(?-529年)等人上表梁武帝,请为立碑,得到许可。于是由当时的著名文人王僧孺(465年-522年)、陆垂(470年-526年)、刘孝绰(481年-539年)、裴子野(469年-530年)4人分别撰写一篇碑文,“欲择而用之”。由于这4位文人所写碑文都相当精彩,最后决定“四碑并建”,形成空前绝后的奇观。

  记者了解到,萧秀墓石刻几年前采取了整体修建大棚的方式予以保护。甘家巷小学也常利用石刻在学生中开展历史教育,堪称所有南朝石刻中文化与历史资源功能发挥得最好的。

  萧景墓周边车水马龙、尾气严重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前的石辟邪,被誉为最标准的南朝石刻。“主题南京”网站的老邵介绍,西辟邪为残体,因不能修复,1956年埋入原处土中。“2009年不知何故从土中挖出来过,我拍过照片,后来又被埋到了地下。而在中山门外,人们平日看到的南京标志物‘辟邪’雕塑的取样原版,正是萧景墓前的东辟邪。”

  东辟邪无角,顶有凹进达于背上。头部鬣毛耸起,长舌垂胸,舌尖上卷,须下拂,身上茸毛卷曲,尾拖及地,两兽面部雕刻生动传神。膊部刻勾云纹,衬以羽翅纹,造型壮美恢弘,堪称精巧之作。

  老邵介绍,萧景墓神道石柱是南京地区南朝石柱保存得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石柱柱额门有“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额右侧雕缠枝和披衣袒肩、赤腿执花光头僧像;柱盖呈仰莲式;柱身有瓜棱纹24道。

  这处石刻位于栖霞区十月村公路旁农田里。远远就能看到这处大型辟邪昂首于天地之间,不过周边车水马龙、尾气严重。

  有的石刻竟然位于汽车修理厂内

  除了以上的石刻外,1400多年其他没有移动过的石刻具体为: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梁建安敏侯萧正立墓石刻、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梁始兴忠武王萧憺石刻、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梁桂阳简王萧融墓石刻、梁南平元襄王萧伟墓石刻、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刻、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梁吴平忠侯残石龟趺墓石刻、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宋墅村失考墓石刻、侯村失考墓石刻、徐家村失考墓石刻、后村失考墓石刻、神巷失考墓石刻、方旗庙失考墓石刻、马家店失考墓石刻、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

  老邵告诉记者,跑了十几年、拍了十几年南朝石刻,他看到城市化建设速度之快,甚至使得石刻周边的参照物地标都消失无踪。部分石刻周边投资巨大的新建筑物层出不穷,但是很多精美的国宝依然处境窘迫。如神巷失考墓前的残石龟趺,如今竟然位于一家汽车修理厂内。又如,狮子坝村失考墓现存的一处石辟邪就非常窘困,附近的村庄全拆光了,是搬走还是原址保护这处无人保护的辟邪堪称一个难题。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萧宏墓石刻、侯村失考墓石刻、方旗庙失考墓石刻、石马冲万安陵石刻都加盖了玻璃房,石刻不再遭受周边污染、酸雨的侵蚀。” 老邵说。

  [“失联”:3处]

  萧宏父子墓神道布局比明十三陵提前900余年

  有的南朝石刻,已经“失联”。

  官塘失考墓载于朱偰先生之《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一书中,文中言民国时仅能见一石微露地表。然而到了当下,这处石刻已经完全湮没。 江宁区麒麟门东北灵山调查发现的一件小石辟邪,如今也已失联。根据记载 ,1957年文物工作者曾经在江宁区麒麟门东北灵山调查发现了这件小石辟邪。1973年,南京市博物馆在这件石辟邪旁发掘出一座南朝晚期的大型墓葬,墓葬以出土一对高大精美的青瓷莲花尊而闻名于世。然而,这处灵山失考墓石刻目前却已不知去向。

  而位于仙林街道张库村境内、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南的张库失考墓,更令人扼腕。“主题南京”的文物爱好者包括老邵在内,曾多次赶至现场寻找无果。根据1997年的勘测记载,北侧石柱仅存柱座,雕刻精美,上圆下方。南侧石柱柱身断为两截,横卧在田中。这两个石柱的选型与萧宏墓的相似,但形制略小,应为一处新的陵墓神道石刻。

  假如这两个神道石柱的柱座从未被人移动过,那么该石刻的墓葬应该就在这两个石柱的西面。这样,其神道与南北向的萧宏墓神道是相交的。这种神道连接方式,将北京明十三陵由一条主神道、若干支神道构成的布局提前了900余年。考古人员推测神道石柱的墓主人很可能是箫宏次子萧正义。原来,萧宏长子萧正仁死后,萧正义继为世子,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甚得梁武帝的赏识。

  [搬进博物馆:5处]

  多为王侯墓前的狮形石兽

  有些石刻则比较幸运,被搬进了博物馆内,成为万人参观神往的遗存。

  例如,麒麟山庄失考墓石刻,原本位于麒麟山庄内,如今就保存在江宁区博物馆里。老邵介绍,这件有翼的南朝神道石兽,长约1.28米,宽约0.40米,其尾部与四肢均残损,风化极甚,底部尚存长方形石座遗迹。这件石刻与栖霞区燕子矶镇太平村、江宁区麒麟门灵 山出土的失考南朝石兽规制相仿,不过更为小巧,应该属于王侯墓前的狮形石兽。此外,耿岗村失考墓石刻,墓前一石柱也保存在江宁区博物馆。

  东善桥失考墓石刻,原来位于南京市博物馆内。这处神道石柱,大体与江宁上坊耿岗村的失考南朝神道石柱相若,但形制较小,并失去了顶部的圆莲盖,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东善桥地区,如今转移进了六朝博物馆。同样被搬进六朝博物馆的还有蒋王庙失考墓石 刻。老邵介绍,2000年前后,南京市博物馆邵磊参加明岐阳王李文忠墓园环境整治时,在墓园堆放杂物的管理用房内发现的一件有翼的南朝神道石兽,石兽头部与四肢残损,风化严重。这处石刻与栖霞区燕子矶镇太平村及江宁区麒麟门灵山出土的失考南朝石兽规制相仿 ,应该也是王侯墓前的狮形石兽。

  太平村失考墓石刻,现存于南京博物院,此辟邪出土于太平村,体量很小,让人遗憾的是,其风化程度较为严重。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