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10岁周有光将推新书 称更在意有价值的反对之声(图)

2015年01月15日 11:05 来源:华商报  参与互动()
110岁周有光将推新书称更在意有价值的反对之声(图)

  “这部书稿完成的时候,我已经109岁了。我以前说过‘上帝把我忘记了’,把我遗忘在世上了。感谢上帝,让我在这个年纪还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看淡,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在新书《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的尾声中说。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出生于江苏常州,今年应该是109岁生日,但根据“做九不做十”的传统,本月13日就是他110岁大寿。《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也将于下月推出。

  坚持“三不”,110岁大寿在家吃家常饭

  周有光说:“85岁时,我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工作和思考是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我比以往更关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关心整个世界不断出现的变化。我一直关心中国,我希望中国会变得更好、更有前途。虽然许多事还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相信人类发展具有某种客观规律。当然,我希望人们保持耐心和信心。”据策划编辑叶芳透露,《逝年如水》口述内容来源于周有光在1996—1997年间,对友人宋铁铮先生的口述录下的30余盘磁带的文字整理,共计40余万字。今年是首次集中公开出版。

  周有光的儿子周晓平说,这些内容原本没有打算出版,父亲本想把自己和家庭的故事,通过口述保留下来,让后代和有兴趣的亲属了解。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才出版,周晓平说:“可以让亲属和朋友更好地了解我爸爸的一生。”

  对于自己的口述史,周有光表示:“我的口述史不完美,也不完整。我提倡‘不怕错主义’,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可以从批评指正中得到更为准确的意见,也可以增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我非常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因为曾经还担任过《周有光文集》的责编,叶芳与老人较为熟悉,她觉得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周有光所具有的定力和人格魅力都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一生无论面对荣或辱,也不管人生有多大起伏,他都能淡然视之,并且越是困苦的生活,他越能从中发现大欢乐和大自在。这也是他之所以长寿很重要的原因。”据说,周老有“三不”:不立遗嘱,不过生日,不过年节。还有“三自”: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鸣得意。叶芳透露周有光的110岁大寿是在家里吃的家常饭。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是这样记录这次家宴的:“今天是舅舅跨入110岁的第一天!我们做了葱烧海参、荠菜豆腐羮、清蒸鳊鱼、红烧大虾、红枣银耳羮、青菜鸡汤面,在家为他祝寿!舅舅每个菜都尝了一点,还吃了常州老家送来的软米粉粥和每天必喝的营养液。饭后切开大蛋糕和水果,舅舅说‘我饱了,我看你们吃!’舅舅有一个三不主义,不过生日是其中之一,所以外界每年都是以开座谈会、研讨会形式为他祝寿,而家人也总是简朴地和他一起聚餐来度过生日,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最喜欢的是读书思考,他对后辈的期望是历史进退、匹夫有责。”

  “错位”人生,连襟沈从文送外号“周百科”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本可以到美国留学,可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周有光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据说,周有光喜欢孙女小时候对他的调侃:“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语文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〇’!”他幽默地自嘲:“一点不错,我就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敬佩周有光的博学,他的连襟沈从文曾送他“周百科”的外号,但他说:“那是沈从文开玩笑讲的。一个人应当知识面广一点,不过我还不行。”这位经济学教授,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在他的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周有光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在失去一个大众化的打字机时代以后,不能再失去一个大众化的语词处理机时代。”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曾评价:在今天,绝大多数人使用中文电脑时用的都是拼音转换法。感谢周先生给我们指明了中文输入的光明大道,使我们加快了进入中文信息处理时代的步伐。周有光还说过:“可以说是拼音推广了手机,手机也推广了拼音。以前很多人反对拼音,现在没有人反对了。随着国际往来大大增加,拼音变成文化往来的桥梁了,发挥了大的作用。”

  周有光主导的汉字拼音研究及汉字改革,使得普通人学习汉语的时间大大缩短,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为全民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探索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具有前瞻性的历史文化观。但儿子周晓平说:“他的晚年获得很多赞美,但他说自己更在意有价值的反对之声。”

  最近一两年周有光已不再外出,只是在家接待来访者。

  夫妻情深,与夫人张允和“举杯齐眉”

  周有光和夫人张允和在近70年的婚姻中相濡以沫。有传言他们结婚后从来没有吵过架。周有光曾在受访时坦言,其实也吵架,只是不会高声谩骂,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而且吵架通常不是为了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因为其他人的事。周有光说古代讲举案齐眉,而他与夫人两个上午喝茶、下午喝咖啡,都要碰碰杯子,叫“举杯齐眉”。他说:“这个小动作好像是玩儿,其实有道理,就是说夫妇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要敬重对方,双方才会和谐愉快。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离婚啊,一些人结了婚就不尊重对方了,那么你不尊重我,我也不尊重你,就吵架离婚。家庭不愉快其实是很痛苦的。你下班回来,家庭愉快,就会得到很大安慰。”

  著名作家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说的是张允和家的四姐妹,她们的祖父是和李鸿章齐名的晚清名臣张树生。大姐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了文字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嫁给了著名作家沈从文,四妹张充和嫁给了汉学家傅汉思。周有光给张允和的第一封情书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然而,他们白头到老。

  在《逝年如水》中,周有光也披露了他们的相识过程。“我的妹妹经常同一位女朋友张小姐来我家,这位张小姐家里是很有钱的。”周有光妹妹当时读书的女中是私人办的,所有的房子、设备都是张允和的父亲提供的。“我们家在当时已经变成一个穷人家了,可是这位张小姐交朋友完全不按贫富来考虑,她到我家来,有的时候我在家就碰上了,碰上了呢就随便讲点话。”

  他们结婚也是无比简单。张允和的堂哥结婚非常豪华,花了5000块银元。可周有光和张允和结婚时,身上穿的西服才二十几块钱,张允和觉得结婚礼服就穿一次,没必要买,直接租了一套。“反正我们是尽量省钱,把钱省下来去读书。我的想法和张允和一样,我们的婚礼是最平凡的,就是寒酸一点也无所谓,可是生活要安定,我们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把钱用在更重要的促使人向上的地方。”周有光回忆说。

  百岁之后,依旧看书写文章

  《逝年如水》中,周有光说他一生最大的打击,就是女儿小禾的离世。儿子周晓平说:“我的妹妹在重庆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急需药品的救治而去世时,父亲亲近了基督教,借此平复内心的伤痛。”除了那次伤痛之外,无论遇到多大的困苦,周有光总能在平静中度过,从生活中发现乐趣。

  叶芳表示,在周有光一个多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周家与中国的许多家庭一样,经历过无数磨难,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家产……进入百岁之后,他的生活变得异常简单,每天重复着睡觉、吃饭、看书、写文章四件事。他穿衣服也很简单,因为不出门,漂亮的衣服都没有机会穿,穿出来也觉得不自在。因为多年伏案写作,周有光的腰椎已严重变形,导致他无法仰卧。他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无论好或坏,唯独拒绝让荣华富贵、虚情假意包围自己。

  即使是对恶意攻击他的人,他也坦然以对:曾经有一场涉及他的官司被歪曲报道成他和儿子之间的利益之争,先生也只是淡然地对儿子周晓平说,完全不必理会这种不实之词,不做任何辩解。然而,他又是一个一丝不苟、有主见的人。叶芳说,如果来访者的书面谈话提纲中出现错字,他会很快捕捉到这个错误并作出修正。他会坦率地告诉别人他百岁以后记忆力大不如前;他会自然地谈论百岁后生活质量在下降;他明镜一般的心中,包含着对未来的预测和信念,但他早已摒弃了任何过激的言辞。他每天阅读,心里装着整个世界,却从不忘记帮助身边的人。周有光家有两个保姆,他曾亲自教他的保姆学习英语,与家人周密地讨论保姆的未来生计,为保姆出资上夜校学习谋生技艺。他告诫人们:“要能够适应不好的环境。你不要着急、不要失望,遇到任何坏事情,你要稳住、要安定,同时要保留积极的思想,不要消极。”

  因此,一位原新闻出版署官员说,如果一个人百岁以后还保持如此清晰健康的头脑,那么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格言。

  华商报记者 刘慧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