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沟村保留夏朝遗风"尚黑" 现有600人从事剪纸

2015年01月23日 16:32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
南沟村保留夏朝遗风“尚黑”现有600人从事剪纸
任孟仓和他的老伴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早在夏朝便建有村庄,至今仍保留着“尚黑”的夏朝遗风。“喜事布黑花,渊于夏文化”。 红色固然喜庆,而南沟村却崇尚黑色,尤其是喜庆的场合,比如洞房喜宅都会贴满黑色剪纸,这种习俗在国内极为罕见。

  南沟村以剪纸闻名,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剪纸第一村”,有600多人从事剪纸。南沟村剪纸丝丝相绕,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登上过北京奥运会,作品远销至美国。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文/图 三门峡报道

  地坑窑里绽“窗花”

  1月14日上午,刚进“中国剪纸第一村”南沟村,便被一阵咿咿呀呀的唱腔吸引。

  “正月里来无有花儿采,唯有迎春花儿开。奴有心采一枝头上戴,猛想起月季花月月开。二月里来龙抬头,王三姐梳妆上彩楼。手把楼门向下望,紫金花儿开路旁……”

  歌声袅袅,闻声却不见人。一路寻去,一个地下四合院赫然出现在眼前,地坑深约6米,一位老人在院子里边唱着曲儿边剪着纸。古老的地坑窑院里,婉转悠扬的民间小调,一把三寸剪刀起起落落,瞬间把人带到一种赏心悦目的厚重文化感里。

  “纸随剪动,剪落曲终。边剪边唱是南沟村剪纸的独到之处。一曲《十二月花》从‘正月迎春’唱到‘腊月寒梅’,唱到哪个月就剪哪个花。”南沟村剪纸协会会长任更厚介绍,这老人叫任孟仓,是南沟村的名人儿,他的剪纸作品带到北京奥运会和亚运会上过。他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剪纸技艺国内一绝。

  任孟仓老人听到说话声,抬起头来热情地朝上喊,“来了啊,下来吧!”

  坑院旁便是入口,沿着台阶一路向下,便来到老人的院里。院内每个窑口都用土坯或砖砌成窑隔,一些木制的方格窗上糊着白纸,贴有红色或黑色的窗花。据了解,建造一座普通的地坑院需要两三年时间,规模大的需要六七年。

  老人今年78岁,他说这地坑院建了100多年了,自己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剪纸剪了一辈子。“我们家剪纸传了5代人啦,现在我们一家八口,包括我儿子、孙女个个都会剪。”

  走进窑洞,一幅幅剪纸作品琳琅满目地摆放,“三羊开泰”、“八骏图”、“天女散花”、“孔雀开屏”、“春牡丹”,枝枝相连、丝丝相绕,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墙上则贴满了黑色的“喜字”剪纸。“这是我们的婚房,我们这边的传统,婚房都要贴满寓意幸福美满的剪纸。”

  任更厚介绍,剪纸创作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慢活不能急。简单的剪纸自然可以一挥而就,但造型繁复的剪纸往往要费一番力气。首先要构图,然后根据画好的图纸动剪,每一剪下去都要稳而巧,心急的话,往往会一刀毁了整张剪纸。“他一幅《兰亭集序》,足足剪了两月有余。”

  喜事布黑花

  据考证,南沟村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早在夏朝便建有村庄。“当时南沟村有人在朝里做官,所以南沟村原来称夏官村。后来,这个人触犯了朝廷遭满门抄斩,夏官村也就不复存在了。但村西的小官村,到现在还有。”南沟村支书任明理说。

  古谚云:“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 据清朝光绪年间续修的《陕州南沟任氏族谱》记载:“剪纸难考,喜事布黑花,源于夏官村。”史学家考证,夏朝以黑色为“国色”,这一崇黑风俗至今仍在南沟剪纸中得以传承。

  任更厚介绍,南沟村剪纸除了传男不传女、边唱边剪以及家家户户忙剪纸等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剪纸为黑色。“世世代代流传黑色剪纸,直到近些年,为了更好地发展剪纸,村里才开始用红纸和染色纸剪。但到一些需要贴剪纸的传统场合,还是用黑色。”

  “喜事布黑花,渊于夏文化”。红色固然喜庆,而南沟村人却崇尚黑色,尤其是喜庆的场合,比如洞房喜宅,都会贴满黑色剪纸,这种习俗在国内极为罕见。

  “黑色雄壮、庄重大方,耐晒,不易褪色,经久耐用,易于保存。只要纸不破,颜色就不变。红色剪纸两三个月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所以喜事用黑色,寓意天长地久。”任更厚解释。

  男女老少齐上阵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手艺,传统的必须要留住,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时尚的元素才能让这门手艺世代流传下去。”任更厚说,现在南沟村有了自己的剪纸钢印,成为防伪标识,保护版权所有,这样做就是让文化更好地延续和传承。

  南沟村剪纸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在其他地方,从事剪纸的多是女人,而南沟村则全是大老爷们剪纸。村里唯一一位非遗文化传承人也是男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剪纸,这个传统已经被打破,如今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剪纸。很多女性剪纸技术也不输于男人了。”

  在南沟村剪纸展览馆,不但有丰富的鸟兽鱼虫等传统剪纸,还有 “伟人照”、“东方红”、“中国梦”、“十二生肖”,倡导清正廉洁的“刚正不阿”、“公仆楷模”等散发着时代气息的剪纸,以及“兰亭集序”、 “岳阳楼记”等书法剪纸。

  另外,“马上有福”,“马上有对象”等网络流行文化在剪纸上也有所体现,“很多来玩的年轻人都喜欢这一类的剪纸,销量不错。”70岁的王雪妮老人说。

  “村里人,有的一幅作品能卖上千元,有的能卖百元,全村一年剪纸收入超过百万元。像任孟仓老人,普通作品每幅能卖到60块,一个冬天的收入就有五六万元。这些剪纸不仅销往陕县、三门峡及其他各省市,而且还远销美国。”

  任更厚说,南沟剪纸已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村里剪纸艺人中国家级艺人35名,300多人常年以剪纸为业,并成立有剪纸专业合作社、剪纸艺术中心、剪纸工作室等,剪纸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2010年,该村村民创作的一幅7米长的剪纸作品《天井窑院忙乐图》就卖出了7000元的价格。

  ■专家观点 手艺传承要解决年轻人的认同感

  南沟村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村民沿沟挖建地坑院居住。据陕县住建局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南沟村的地坑院形成于明朝,建筑总规模达10万平方米,属于县级文物保护的地坑院有100处,传统建筑占村庄总建筑面积的40%。

  村里老人说,村里的古庙、古祠、戏楼均于上世纪中后期被毁,如今古迹难寻。只有地坑院和黑色剪纸仍在见证着南沟村的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南沟村民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走到地上,盖起了可以停放农用车的平房。如今,地坑院里住的多数是老人,还有不少地坑院已经被废弃。

  相对于地坑院,任更厚更担心剪纸这一手艺的传承。“目前来看,全村剪纸一片兴旺,传承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你想,等2~3代人后,南沟村剪纸很可能就会因失传而灭亡。首先是高科技的影响,3D打印出来的剪纸,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比手工剪纸精致一百倍。其次,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在将来怕会对剪纸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多极化,娱乐方式多元。作为将来的传承主体,必须解决他们对传统手艺的认同感。”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