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年杜甫草堂“换颜”结束 修复技艺拟申遗(图)

2015年02月03日 11:30 来源:成都晚报  参与互动()

成都晚报记者 李果 摄影 王浩儒

  经历千年风雨的杜甫草堂,从1月12日起,将再次进行10年一次的整体维护和更换茅草。记者昨日从杜甫草堂获悉,维修工作目前已经完工,经过周礼春等六名古建筑维修师傅半个多月的工作,杜甫茅屋又再次披上了“三重茅”。然而,周礼春师傅修建和维修茅屋的技艺后继无人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等这批师傅老去,今后谁来维修杜甫草堂呢?草堂修复技艺又能否纳入“非遗”保护呢?

  百年老手艺 如今难糊口

  本次主持更换茅草工作的大师傅周礼春是位有名的古建筑维修手艺人,他参加了草堂三次维修。“现在会盖茅屋的师傅越来越少。以前草堂两次维修,一共十多个人。我们这次一共就六个人,能够上房搭茅草的加我就三个。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这门手艺学成要三年,以后还不见得有活路做,他靠啥子来吃饭嘛?”谈话中,面对即将失传的手艺,周礼春很无奈。

  周礼春家住郫县古城镇中平村,祖传三代都是盖茅屋的手艺人。虽然以前的日子很辛苦,但上两代人都还能够凭着盖茅屋的本事养家糊口。但到了周礼春这一辈,仅凭盖茅屋的传统手艺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我平时主要是做古建筑的新建和维修,在锦里和洛带古镇都有我参与新建和维修的古建筑。盖茅屋这门手艺一年可能只用得到一次,想凭盖茅屋维持生活很难。”

  申请省级非遗 每年获5000元扶持

  随着周师傅这批手艺人的老去,盖茅屋这门手艺如果无法传承,将来杜甫草堂的茅屋谁来维修?能不能通过列入非物质遗产目录进行保护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人士。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彭云思表示:“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明确规定,传统技艺当然属于非遗的范围。像周师傅的这种盖茅屋技艺传承了三代以上,并有百年历史,那是属于非遗的。”彭云思建议,周师傅可以先申报区(县)级名录,在相关规定确定其价值,看是否能进入成都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再逐级申报。

  对于非遗传承人,国家每年也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传统技艺的手艺人肯定不止一位,因此国家会评定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每年将会得到10000元的经费扶持,由中央财政支出;省级传承人每年将得到5000元的经费扶持,由省财政支出。主要是用来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的。”彭云思说。

  周礼春在获知维修草堂等古建筑手艺可以申请非物质遗产后表示,感谢有关部门对此事的关注,他接下来将认真考虑“申遗”一事。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