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紫霞湖后山曾发现神秘垒石 专家"踩"出六朝祭坛

2015年02月10日 15:49 来源:江南时报  参与互动()

  《钟山建筑遗址保护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编制立项 未来这里将建一座考古遗址公园,以展示千余年前中国的祭祀文化

  昨天上午,记者从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部门获悉,曾全票当选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改名为“钟山建筑遗址”),目前已经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钟山建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据介绍,未来,这里将建成一座考古遗址公园,除遗址本体展示外,还将对外展示考古发掘与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出土的砖、筒瓦和板瓦、瓦当、青瓷片、石雕莲花纹器座等,以展示一千多年前六朝祭祀天地的中国礼仪文化。

  江南时报记者 程岚岚 实习生 盛阳

  探访:一脚踩出来的六朝祭坛

  在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处长闻慧斌的引领下,记者一行从紫霞湖东侧的登山道拾级而上。在登山道入口处,迎面一座大型的仿六朝阙台式建筑,夺人眼球。闻慧斌指着正前方远处的一座山说:“那是头驼岭。走完脚下这段台阶,就进入了钟山建筑遗址的范围,也就是六朝北郊祭坛遗址。”

  从没想过六朝祭坛的路那么难走,让记者想起了大学时代爬黄山的情景。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台阶蜿蜒而上,一眼望不到头。闷着头爬了半个多小时,经过了5层由石头垒砌的坛层,才终于出现一块平地,同时出现的还有由石头砌筑的矮墙。“这里就是一号坛所在地。”闻慧斌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号祭坛的地面上有石头垒起来的坛层和护墙,总平面接近方形,表面还有4个土堆覆斗形小台,中间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阶道路。在祭坛表面,还有一个民国时期修建的水泥碉堡;二号祭坛则位于一号坛北面上部,平面接近方形,北面依山,东、西、南三面以石块垒墙,内填大小石片及黄土,共有五层坛层。从一号祭坛再到二号祭坛,记者又花了近半小时攀登。

  当年主持六朝祭坛考古发掘的贺云翱教授开玩笑地说,这个六朝祭坛的发现,是他一脚“踩”出来的。贺云翱教授介绍,1999年4月中旬的一天,中山陵园管理局的一位领导告诉他,紫霞湖后山上有神秘的垒石。出于好奇,当天他就上山了,“祭坛是人工填土的,由于泥土松软,树特别茂密,像原始森林一样。当时,看到东边有一米多高的石墙,认为这里有个非常大的工程,但没往六朝祭坛想。突然脚下踩到很硬的东西,扒开一看,发现是一块六朝的砖,之后又扒拉出了典型莲花纹的六朝瓦当……”

  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他当时就觉得很可能是跟六朝相关的建筑,回去后连夜翻查史料,最终发现在唐宋时期的书里提到,在钟山的上面有个六朝的北郊坛。“最早在南宋书里有提到。”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共由两个祭坛与一处祭坛附属建筑组成。三组建筑遗存,确定保护范围为:东西至景区围墙,南至240米等高线,北到290米等高线,保护范围面积约32060平方米,规模庞大,结构复杂。

  方位:面朝建康城 背靠头陀岭

  站在一号祭坛的所在地,记者充分感受到了这里的风景独好:面朝建康城,背靠头驼岭,前湖、月牙湖、琵琶湖尽收眼底,真正的依山傍水。贺云翱教授介绍,六朝时期建康城的城市规划是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是天干地支来规划的。“六朝北郊祭坛在建康城东北方向,我们叫它丑位。”

  记者看到,祭坛位于钟山主峰南麓的一处山嘴上。钟山历来被认为是南京地区的群山之首,有“钟山龙蟠”之谓,具有鲜明的风水地貌特征。从祭坛选址看,严格体现了六朝时期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即严格遵守天干、地支、八卦、五行、四象、阴阳规范等。祭坛总体呈方形,契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以四象来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都城的核心区都在这“四象”框架之内,今天南京的玄武湖、龙蟠路、朱雀桥、虎踞关等地名就体现了历史的痕迹。祭坛处在12地支的“丑位”上,与当时地处“巳位”的天坛相呼应。当时,都城以皇宫为中心,其他重要建筑按规律分布在不同空间。

  对此,贺云翱教授对记者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一个天坛,一个地坛,一个祭天,一个祭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是天地君亲师,古人认为天地,也就是大自然抚育了人类,抚育了天地万物,所以我们要感谢天感谢地,祭天祭地,这是中国的礼仪文化。” 从正面观察,记者发现呈金字塔状的山势成了祭坛的基座。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设坛祭拜天地是在东汉。皇帝一年中正式祭拜有两次,冬至祭天,夏至祭地。

  远景:未来将建成遗址公园

  闻慧斌透露,将来的六朝北郊坛遗存将建成考古遗址公园。“首先,我们要恢复六朝祭坛的原貌,把祭坛范围内覆盖在坛层上的泥土和植物全部清理干净,把基座露出来,让观众能对六朝祭坛一目了然。”闻慧斌指着位于一号祭坛上的民国碉堡告诉记者:“这个民国碉堡也要进行沉降,恢复山体的本来面貌。”

  同时,现在一号祭坛和二号祭坛之间的中马腰到西马腰那段路,其实是民国时期建立的防火通道。闻慧斌表示,如果要完全恢复六朝时期的全貌,防火通道就要被掩埋。“这需要立项,但是造价太高。所以我们决定以人行天桥的形式打造一个文化展示长廊,连通两个祭坛。”对中国的祭祀礼仪,祭祀程序和六朝祭坛考古发掘与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出土的砖、筒瓦和板瓦、瓦当、青瓷片、石雕莲花纹器座等进行全方位展示。

  对此,撰写了《钟山建筑遗址(六朝祭坛)工作计划》的贺云翱也表示,首先要保护好文物本体,其次要整治周边环境,恢复北郊坛当时的环境。“同时还要运用多媒体、3D等现代手法揭示郊坛背后的礼仪制度和文化,并增加一些配套栏目。在规划中,考古人员会配合做些工作。环境、景观、旅游参观路线都要进行设计,包括陈列和解说系统的设计,力争让游客看到一个完整的一千多年前的,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都城郊坛遗迹。”

  据悉,南京钟山六朝时代郊坛礼仪建筑遗存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早期郊坛礼仪制度有重要作用,为研究六朝时期礼仪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六朝至隋唐时代的地坛制度的演变提供了条件。坛址中发现的不同空间的建筑和各类文物对探索六朝礼仪建筑思想和建筑风格、郊祀仪式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