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袁世凯在山东时期曾起到很大作用:调和民教

2015年02月12日 11:15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

  这一讲时跨1899至1908年十年。以袁世凯个人经历来说,是从山东巡抚经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到军机大臣时期。历经了义和团、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以及晚清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丰富多彩,颇多建树而又为时人所不可替代。

  袁世凯抚鲁三年(1898~1901),实际不足二年,史称义和团时期。1900、1901年,即庚子、辛丑两年。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京师再次沦陷,辛丑年,《辛丑条约》订立,都是国家民族的巨大灾难,故我称之为“庚辛国难”时期。

  袁世凯在山东时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一,保境安民。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依靠军事实力,调和民教,发布告示,并实力推行,处理民教纠纷,“不分民教,但论曲直”,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在京、津腐烂,京师、直隶沦陷,外国军队占领东北的险恶环境下,在京畿保留了一个和平安定地区。第二,为京津避难的人们保存、提供了一个南下的安全通道。第三,尤其重要的是,省城济南成为电讯中心,形成为中央与地方文报的枢纽。中央的文报,人力送到济南,改用电报发到各地。各地方督抚的紧急奏报,电传到山东,由山东抄缮,派人力送到北京,帝、后出逃后沿途寻找行在送达。第四,8月14日,京师沦陷,帝、后仓皇出逃,地方督抚大员全都得不到准确消息。袁世凯以地近京畿之便,派遣人员探寻到车驾踪迹后立即调出山东库存官银并截下外省运京过境的银两共二十六万余两,运送在逃的西太后。随即,又进秋贡。这是地方督抚第一宗对出逃朝廷的供给。

  此外,他还助成并参加东南互保,阻止义和团势力南下及外国军队扩大侵略长江沿岸促进辛丑议约的进行,并建议清廷开始改革。

  1901年1月29日(中历还在庚子年,为十二月初十日),西太后接受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的奏请,颁布实行新政的长篇上谕,命各督限期复命改革主张。4月,袁世凯首先复奏,条陈十条改革意见,并立即着手创办山东大学,作为改革的实行。随后,江、鄂两督先后会奏了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袁世凯也参与讨论起草)。晚清的新政改革正式开场。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死,遗下直督北洋大臣要缺。周馥电奏回銮途中的西太后。西太后电旨:鲁抚袁世凯署直督、北洋大臣,接替李鸿章。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历经了器物学习、制度学习和思想学习三个阶段。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是制度学习的阶段。清末新政十年内,发展了资本主义,形成了资产阶级并登上政治舞台,实行了预备立宪的政治实践。袁世凯是清末新政的倡导者和力行者,有其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清末新政期间,他身兼会议政务大臣、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督办津镇铁路大臣、督办商务大臣、督办电政大臣等九项官职,参与预全国新政的设计和推行。他在体制外设立新的机构,如:直隶工艺总局、农艺总局、练兵处、学校司、银行、官报局、工商总会等,推行新政,兴办新式学校,废科举,编练新式陆军,并推行官制改革。

  袁世凯在晚清新政中养成了很高的政治声望,尤其是倡导实行立宪。此是辛亥革命时期,袁氏东山再起,成为全国各种政治势力共同接受的人物的根基。其目的是干什么?袁世凯说,举借外债,兴办实业,是为了振兴国家,抵御外侮。借款兴修铁路,铁路干线国有,目的首在巩固国防。废除科举,也是同此目的,“国势之强弱,视乎人才。人才之盛衰,原于学校”。“人才者立国之本,而学校又人才所出之途也”。所以,兴学校,废科举,“强邻环伺,讵能我待”。本此目的,晚清新政十年,经济有一个相当高度的发展。几个统计数字显示一斑:国家财政收入由八九千万两,发展到两亿六千万两,增加三倍。民族工矿业以年15%的速度发展。全国成立的商会将近一千个。足见资产阶级发展速度。政治也步入君主立宪改革的轨道,有了一个十分像样的格局。论者说,晚清新政是假维新,是戊戌变法的反动。其实,它显然是戊戌变法的继续和发展。

  1909年1月10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摄政王载沣下令袁世凯开缺回籍。此后,袁世凯开始了隐居彰德的三年罢官生涯。 主讲人:骆宝善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袁世凯研究专家)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