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4岁女诗人李小雨逝世 生前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2015年02月14日 11:03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诗刊》原常务副主编李小雨,2015年2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4岁。李小雨在中国诗歌“重镇”《诗刊》编辑岗位工作了30多年,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好诗,经她发现培养的一大批青年诗人也早已在诗坛上崭露头角。李小雨去世的消息传来,包括成都诗人翟永明、凸凹等在内的国内多位诗人纷纷在网上表示哀悼,不少都提到李小雨对其他诗人的发掘和帮助之功。翟永明在朋友圈上说:“震惊!1986年她代表《诗刊》来约我的组诗《女人》,此景尚历历在目!哀悼!”

  她88岁的诗人父亲很坚强:“马上过年了,不要打扰大家”

  李小雨诗集《红纱巾》曾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新诗集奖。她的去世,不少网友也发表评论感慨“诗人的‘红纱巾’飘向了天堂!”

  2月13日,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发表博文对李小雨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他写道:“李小雨去世了!突然!太突然!”13日晚,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何建明,他表示,自己刚刚到了李小雨家中,见到李小雨88岁的父亲,“她的父亲是仍然健在的88岁的著名诗人李瑛先生,她和她父亲都是中国当代的大诗人,而这种情况在文坛上极少。仅此这一点,就极让我们深怀敬意。最让我感动的是,李瑛先生对女儿的去世,表现得非常坚强。老爷子说,马上快过年了,不要干扰到大家,就通知为数不多的一些亲友。而这也是李小雨生前表达过的意思。此外,老爷子还谈到女儿生前对生命意义和诗歌创作的看法,很深刻,也很让大家动容。”

  她在《诗刊》工作了38年很多诗人都感念她的帮助

  何建明透露,李小雨是因病去世,刚刚从《诗刊》负责人的岗位上退下不久。但是“她是一个非常单纯善良的人。过去两年生病住院,她都没有告诉大家。”谈到李小雨对国内诗坛的贡献,何建明说,“小雨在诗刊工作了38年。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她发掘出一大批新诗、好诗,是很多诗人的伯乐。可以说,她对中国诗坛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小雨的突然去世,让诗人翟永明心情很是沉重,“1986年她代表《诗刊》来成都,跟我约稿,约的就是我的大型组诗《女人》。她还代表《诗刊》邀请我参加当年10月举行的青春诗会。后来我们打过很多次交道。她人特别好、特别踏实。她的诗歌创作跟我虽然不是一个路数,但是我知道她一直在写,在探索,一直没有离开诗歌这个领域。而且,我知道很多诗人都得到过她的提携和帮助。我非常敬重她。得知她去世,我感到非常震惊、遗憾。”

  相关链接

  令人怅然 诗界三年痛失三大员

  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让人对文学、命运产生更多敬畏

  2013年2月14日凌晨,曾任《诗刊》社副主编的著名诗人雷抒雁在京逝世,享年71岁。2013年11月12日,当代杰出诗人和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原主编韩作荣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何建明在2月13日发表的博文《诗界三年失三大员,哭痛我心》中还写道:“三个大诗人,分别担任过《人民文学》、《诗刊》的主编、常务副主编,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英年而去世的大诗人”。三位中国诗坛大员和领军人物,连续去世,让何建明感到非常震惊,“确实让人感到蹊跷。让人对文学、命运产生更多的敬畏之心。”

  其人·李小雨

  1951年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2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自1976年到《诗刊》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逝世前担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有诗集《雁翎歌》、《红纱巾》、《玫瑰谷》、《李小雨自选诗》等。组诗《女孩子,油工衣和毛线团》获1982年《青春》文学奖,诗集《红纱巾》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新诗集奖。曾获首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铁人文学奖等。

  其诗·节选

  夜

  岛在棕榈叶下闭着眼睛,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地,溅起一片绿色的月光十片绿色的月光,一百片绿色的月光,在这样的夜晚,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绿的故乡……

  红纱巾

  我要戴那条红色的纱巾……那轻柔的、冰冷的纱巾滑过我苍白的脸庞,仿佛两道溪水,清凉凉地浸透了我发烫的双颊第一根白发和初添的皱纹。(真的吗,苍老就是这样降临?)

  呵,这些年,风沙太多了,吹干了眼角的泪痕,

  吹裂了心……本组稿件采写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