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影《狼图腾》再引争论:蒙古族是否以狼为图腾?

2015年02月26日 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高凯)羊年春节档电影《狼图腾》收获了口碑与票房。然而,随着电影的热映,当年原著小说的一些争议内容也再度被提及。

  这个春节假期,在电影院线上演的一片“混战”之中,并不“应景”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狼图腾》取得了票房第三的佳绩。

  而电影之外,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一则声明也令这部中法合拍片引发了诸多争论。

  郭雪波发表在微博的声明称,“狼从来不是蒙古人图腾,蒙古所有文史中从未记载过狼为图腾!这是一汉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祸蒙古人的伪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萨满后佛教。狼是蒙古人生存天敌,狼并无团队精神两窝狼死磕,狼贪婪自私冷酷残忍,宣扬狼精神是反人类法西斯思想。我们保留诉诸法律捍卫祖先和民族文化的权利。”

  郭雪波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小说《锡林河的女神》、《大漠狼孩》、《沙狼》等,1980年代曾在内蒙古社科院文学所专门从事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

  然而对于郭雪波的质疑,网上也有诸多批驳,例如网友@仓野76指出,关于突厥-蒙古远祖的狼图腾崇拜,可以在《蒙古秘史》余大钧注本、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狼生”传说与早期蒙古部族的构成—与突厥先世史的比较》、王小甫《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第1、5章里找到证据。

  事实上,长篇小说《狼图腾》自出版以来就曾在历史学、民族学、军事学等多个领域引发争论,而此番电影引发的议论,可谓旧事重提。

  小说《狼图腾》于2004年4月出版,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作者姜戎,原名吕嘉民,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凭此作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早在《狼图腾》小说出版伊始,内蒙古知名作家、评论家李悦就表示:“狼图腾作者说:‘蒙古民族是世界上最虔诚信奉狼图腾的游牧民族,把狼作为蒙古民族的图腾、兽祖、战神、宗师、楷模,以及草原和草原民族的保护神。’这完全是没有任何史实根据的杜撰,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位史学家考证出蒙古人有图腾习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也曾在东乌旗插队的刘小萌认为,从史学的角度看,《狼图腾》中一些论述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不符。对狼的图腾崇拜只存在于原始的先民信仰阶段,且也只是诸多图腾崇拜中的一种,小说作者说内蒙古民族视狼为图腾,是对基本常识的捏造。

  对比可见,此番“旧事重提”的争论实际上与十年前并没有多少不同,甚至讨论的对象,也依然是小说原作。

  而事实上,电影《狼图腾》与姜戎的小说已经颇不相同。如果说小说原作讲得更多的是民族性格,是狼性与人性相互影响的内容,那么,电影《狼图腾》则并未在民族主义方面有所着力,它更本质的是在讲人类与环境的问题,或者说,是一部环保片。

  在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叙事中,强调的是草原上的每一个生灵,都是在腾格里(长生天)的安排下,有序地生老病死,这样和谐的秩序中,包括人类和羊、马、狗,当然还有黄羊、老鼠和狼,每一个生灵都有活着的理由,每一个生灵的死亡都有其死亡的意义。

  就连姜戎自己也说:“书是书,电影是电影。”(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