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纪录片《大运河》四五月份将在央视开播

2015年02月27日 15:11 来源:扬州晚报  参与互动()

  扬州盐商对文化的贡献给现代中国商人以示范

  阅读提示

  去年,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曾来扬拍摄,记者昨连线央视编导获悉,该节目还在后期剪辑中,预计今年四五月份开播。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码头风云”和“会馆和它的主人们”中有不少扬州元素,这两集的后期制作已经完成。

  《大运河》在后期剪辑中

  预计四五月份央视开播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投拍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是去年央视的一个重点项目,从运河沿岸的文化和乡情入手,以千年水道、华夏粮仓、码头风云、会馆和它的主人们、腔与调、流淌的美味、古桥的前世今生、老街深处等8个篇章展开,通过故事和细节,展现大运河在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不同地区文化融合所起的巨大作用,也用鲜活的声画语言表现大运河风韵,用浓浓的运河民俗风情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昨天,记者连线《大运河》编导,据其透露,节目还在后期剪辑中,首播时间还没有最终敲定,预计今年四五月份开播。

  “码头风云”、“会馆和它的主人们”

  两个篇章充满了扬州元素

  在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中,李维宁一行主要负责“码头风云”和“会馆和它的主人们”这两个篇章的制作,他们也从去年4月份开始,走进一座座运河城市,用细腻的眼光一点点去挖掘运河流域的民俗人文历史风情,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切,扬州是其中一站。

  自从邗沟贯通江淮,邵伯成为南北往来必经之路,船舶往来日渐繁盛,因此在邵伯镇明清大运河故道两侧形成了大量码头。公元18世纪,修建邵伯运河东岸大堤,同时修建了竹巷口码头、大码头、朱家巷码头和庙巷口码头共4座现存的码头。这4座码头是往来大运河南北的客商在邵伯镇的主要停靠之处,也是邵伯镇及大运河以东地区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的主要场所。邵伯镇在清以前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4座码头。

  李维宁认为,“扬州的会馆和码头,见证了扬州的繁盛。”同时,央视摄制组也通过专家的视角,和老百姓的生活场景,解读古今扬州人生活变化。央视摄制组还延长在邵伯的拍摄时间,进一步挖掘邵伯人文故事。

  扬州盐商对文化的贡献

  如今的中国商人可作示范

  因为在扬期间拍摄的个园和邵伯古镇的素材,适合《文化大百科》这个节目。经过改编,去年9月8日和9日已经在央视三套《文化大百科》节目中播出。其中,9月9日的《文化大百科》播出的是邵伯古镇,一直“藏”在扬州博物馆的库房里的《运河揽胜图》,也首次在央视亮相。这件堪称扬州版《清明上河图》的珍贵作品,展示了当年邵伯码头的繁华场景和市井百态。

  李维宁告诉记者,他们负责的“码头风云”这一集已经完成后期制作,“码头部分涉及邵伯大码头以及邵伯古镇的风土人情,这部分主要从衰败的运河码头老街如何保护、如何合理开发角度去展开。”“会馆和它的主人们”这一集也已经完成后期制作,其中,涉及扬州的内容大概有6分钟。李维宁说,“扬州部分主要以徽商为代表的两淮盐商对扬州文化所作出的贡献为主要表述,作为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群体,他们也有奢靡的一面,也有附会官员的一面,但是,他们也有值得我们推崇的一面,例如他们有钱后对文化的追求,我们想通过这一点来给如今的现代中国商人以示范。”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