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北交通大学:仅存留5年 校舍操场被日军炸毁(图)

2015年03月04日 15:30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

  风格独特的校长楼正面。

  核心提示

  在车水马龙的锦州市人民街与重庆路交会处一个很小的岔路旁,一座1926年开始建设的老式洋房静静地伫立了近百年。若不是一座白色的牌楼上赫然书写着“东北交通大学”的字样,可能这座辽西地区的第一座大学所在地将会被人们遗忘。这就是东北交通大学校长楼遗址,这里曾经培养出东北第一批交通人才,这里是东北义勇军最初成立的地方。

  辽西第一所大学仅存留5年

  东北交通大学成立于 1926年,是辽西地区历史上可追溯的第一所大学,第一届学生仅有90多人。这所大学是由张作霖和张学良筹资兴建的,是张氏父子曾经兴建的三所高校之一,与当时的东北大学、冯庸大学齐名。

  由于锦州的地理位置特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因此当时东北交通大学选址于此。建设初期该校占地130余亩,由4座教学楼组成。

  “这座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学校,在1931年时和东北大学一起受战争影响流亡北平,学生转移以后,这里被日本关东军占领,作为当时的日军辽西指挥部。后来东北交通大学被东北大学合并成为了东北大学交通学院,因此这座历史上东北最早的交通院校,仅仅存留了5年的时间。 ”东北大学锦州校友会秘书长王锦说。

  翻开这所学校的人员名单,除了张学良的名字赫然在册以外,汪兆潘、赵传云等知名学者的名字也都悉数在列。还有182名学生的名单和通讯地点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通过任课教师的名录,我们还能了解当时的课程设置,这里的学生要学习国文、数学、法学、国际政治、英语、日语、理化、体育、经济学、运输学、庶务等课程。

  梁思成、林徽因的设计作品

  90年前的校舍和操场已经被日军炸毁,但风格独特的校长楼却完整地保留下来。王锦指着建筑的大门说:“这座楼的一切都被保留得较为完整,建筑质量也非常好。就连这里的门窗都是90年前的东西。但是楼顶、房梁等地方由于轰炸和多年的荒废已经破旧不堪,现在看见的遗址都是近年我们重新修缮的。 ”

  这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房产权归铁路系统所有,近年在校友会呼吁修缮后由锦州市园林管理处接管。这里曾经被当作印刷厂的厂房和学校的仓库,“校长楼周围的楼都是新建的,但是这座楼样式精美,风格独特,大家都舍不得拆掉,就一直被留了下来。”遗址工作人员介绍。

  这是一座在辽西地区并不多见的欧式建筑,特别是学校的拱形大门,更是具有鲜明的罗马风格。

  “修建是工人们按照梁思成和林徽因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小楼有四间主要的办公室,除了校长室是单独的房间以外,其他房间都是多名教职人员共同使用的。由于办公室面积较大,都有两扇门。而且窗台被设计得很低,有点类似今天的落地窗,很时尚、采光也很好,能清楚地看见学校的各个角落。 ”王锦说。

  锦州市东北义勇军研究会会长祖国明说:“这里不仅是学校的旧址,也是东北义勇军的发祥地。 1931年学校迁移后,日军占领这里并对当时的爱国志士进行残杀。当地的抗日组织多次在此进行激战,校门旁的弹孔还清晰可见。一次战役胜利后,东北义勇军也就在这里初步成立了,后来才发扬光大。 ”

  纪念馆何时才能对公众开放

  把这座建筑从仓库变成纪念馆的功臣是东北大学锦州校友会的校友们。“在2004年的一次校友活动中,我们听几位耄耋之年的老校友说起东北交通大学遗址的存在,认为这是东北大学的一部分,作为校友应该组织修缮。后来经过4年多的奔走呼吁,2008年锦州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对当时已经十分破旧的校长楼及周围进行了维修。我们几个校友自掏腰包数十万元将遗址改造成了纪念馆。由于以前的旧址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这里被园林处接收后,改造成了一个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小公园。 ”王锦说。

  纪念馆改造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巨资修缮后的遗址,一直没有对外开放。省政协委员钱建华于2015年1月提交提案,建议将东北交通大学遗址纪念馆对外开放,让这里成为红色旅游景区和实践教育基地。

  王锦说:“我们校友会修缮它的目的是希望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作用,只有被合理地应用,校长楼才能存留得更久、更有价值。 ”

  □本报记者/孙大卫 文/摄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