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太行山峡谷深处藏“世外桃源” 就地取材造石屋

2015年03月10日 16:03 来源:东方今报  参与互动()

  林州市被巍峨太行山包裹着,山中重峦叠嶂,5座传统古村在山间安静地存在了百年。村中百姓抬头仰望蓝天白云,低头俯瞰亘古河床。豫北太行给予他们无尽的宝藏,令他们造就石屋、石磨、石路,令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而今村民们却大多远离家乡,这让那座座古村,在夕阳下多少显得凄凉。

  □东方今报记者 肖萌/文

  峡谷深处的“世外桃源”

  刚过完春节不久,59岁的谷用生就从位于太行山脚下的林州市,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中。

  虽然自己的儿子在林州市区买了房子,但老谷有些住不惯,对于他来说,太行山大峡谷中的村子,才是自己的家。

  谷用生所在的村子取名南湾,属林州市石板岩乡,位于太行大峡谷南段,露水河车佛沟口对面。

  因露水河在此由西南转弯流向东北,村子又位于河水南岸的山坳里,故名南湾。传说,从朱元璋建立明朝至今,南湾依旧,从未改名。

  南湾村在太行山峡谷底部,背靠巍巍太行的主峰,站在村口,抬头仰望千里太行,低头能俯亘古河床。

  “到了夏天,村里更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谷用生认为这依山傍水的生活,是城里永远也比不了的,所以刚陪孩子过完年,就立刻回来了。

  南湾村人口最多时达260多口,一度是石板岩乡第一大自然村。村民大多姓谷,明清时候躲避战乱,谷姓先人从任村镇桑耳庄村迁徙而来,在这深山之中安家落户。

  早上进山劈柴,上午扛着锄头到河岸种地,下午打个盹或在村口话家常,农闲时下山进城打些零工……多年来,南湾村民就是这样生活,与世无争,安静惬意。

  就地取材造“石屋”

  谷用生回到村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自己的房子和庭院。

  豫北太行山区中的这些建筑,不同于河南省其他地方的民居,非砖即土,而是用石头建成,颇具特色。

  村内民居零星散落,封闭式住宅四周不设窗户,对外只有一个临街门。房屋坐北朝南,一面采光,为了增加日照,家家户户都有院子,十分宽敞。

  院中房屋朝阳且依山而建,建筑用料全是山中取材,石墙木梁。墙壁用山石垒成,大石头被切割成四方形,一块摞一块,每块至少有80厘米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

  因地处深山,尽管已到3月,可村中背阳处仍有积雪,气候寒冷,与城市相比气温会低上许多。

  这里的房屋,周围用山石造就的墙体比城市房屋厚很多,因此也更加防风遮寒。就连屋顶也是石板摞石板,搭建而成,不用一点儿水泥,层层石板外观看上去浑厚稳重。

  “每一块石头,屋顶的每一块石板,都是我们从山上凿下来,再用手推车运到村里,每块石头都有上百斤。”村民石换英称,自己家的房子就是四十年前建的,当时她和丈夫从山上将石头凿下来,再切割成石块,待房子建好,要用上几百块石头,耗时两年多的时间。

  石头是南湾村民从大山之中得到的馈赠。三四十年前,太行山中石工很多,十里八村到处都有打石造屋的。

  他们将山上的石头加工成了石磨、石缸、石板、石桌、石台阶,运下山出售,靠手艺和力气挣钱。

  逐渐消失的花棍舞

  在南湾村入口处竖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谷文昌故居”。

  谷文昌曾是福建东山县委书记,在东山县治沙抗旱,深受当地人爱戴。2003年2月,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写了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让这位县委书记声名远播。

  “走出来这么好的县委书记是南湾村的骄傲,他的故居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谷用生说。

  除了出过“名人”,南湾村还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棍舞。那是南湾很早就特有的民间舞蹈,曾经,农闲和节日里,村中的男女老少总要跳上一段。

  “花棍舞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现在会的人不多了,其实应该说是村子里的人少了,年轻人全部在林州市区买房子,村里留的大多是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谷用生说,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带着父母在林州市住,只有夏天最热时回来避暑。

  随着太行大峡谷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小小的南湾村近几年热闹起来。

  越来越多来太行山旅游的人,也会赶到这个村子参观。部分村民沾了旅游的光,开农家乐、办宾馆,生活自然好过以前种地打工。

  百年古村悬太行

  在安阳市,共有7个村子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其中石板岩乡占5席。

  因在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加之“谷文昌精神”的传播,南湾这个百年石村是5席中最出名的,但若论保存的完整性,南湾则相比其他村落要稍差些。

  与南湾相比,同在石板岩乡的朝阳村,于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保存较为完好。同样是“石村”,朝阳村位于太行山脉南段林虑山的山顶,地理位置偏僻。

  从石板岩乡政府驱车进朝阳村,需要40多分钟的车程。通往朝阳的路,被称为“天路”,九曲十八弯的道路环绕着大山,不算崎岖但十分陡峭,且急弯较多。

  村子悬于太行之巅,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毗邻天境观景台和平步青云玻璃悬空桥。站在观景台向下望去,沟谷纵横,峰峦险秀,茫茫太行一览无余。

  朝阳村从明朝就已经存在,村民大多姓申。据东面山坳里的申姓老坟碑记记载,明朝年间,申姓先祖从山西潞城迁往河北涉县的段曲村,后带着他的妻岳氏经大峡谷,从拐谷洞沟到现在朝阳村所在地,建立村庄,据村背风朝阳的特点,取名朝阳。

  历史上村子交通闭塞,发展相对缓慢,也正因如此,才使村子至今保存完好。

  村里的房子和南湾村相同,也是用石头建造的。村中石板、石磨、石路无处不在。

  一辈子陪伴的石板路

  站在山顶眺望朝阳村,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子里,周围只能听到山谷里传来的风声和村中的几声狗吠。

  在村中漫步,户户大门紧闭,村中的石路两旁长满了杂草,一座座石头建造的房屋显得十分凄凉。

  “曾经村子人口最多时将近300人,现在只有12口在这里住。”沿山路回朝阳村的58岁村民王桃林说,只有每年夏天,很多学美术的孩子来村中写生,那才是朝阳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朝阳村就逐渐有人搬走,至今村中只有四五户人家。王桃林告诉记者,朝阳村至今还没有通自来水,看病、上学、办事在大山中都不方便,“出行不便,生活设施也不齐全,谁不想走出大山生活啊,你们城里人看着山里舒服,到处好奇,真正让你在这里住上一年试试”。

  为开发旅游,西山旅游公路石桃线经过朝阳村村口,而在这之前,村民出山得走几个时辰的山路,再到乡里乘车。

  石板岩乡副乡长梁建国介绍说,乡里的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今后都要开发旅游,人数多的村庄开发传统景点旅游,人数少的村逢年过节把村民召集起来开发民俗旅游,“这些村庄能入选传统村落,不是因有标志性百年建筑,也不是因有‘非遗’项目,而是这些看似普通的民居石屋。村民生在山中,长在石屋,一辈子走在石路上,这就是特色”。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