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寻找恋人“鸡汤文”漏洞百出 虚假故事透支公众爱心

2015年03月17日 11:00 来源:重庆商报  参与互动()

  “10年前,我们在成都二中的校园里,彼此相约能够一起考入川师,毕业之后一起当老师,过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生活。2015年的3月28日,是我离开10年的日子,那一天我将回到成都,希望那一天能够在二中的门口见到你。

  所有在看这条信息的朋友你们好,我叫周松,10年前因为父母知道了我早恋把我匆匆送出国,而辜负了一个成都女孩,今天不想再错过。如果你和我一样还相信爱情,请帮我一下,让这条信息让更多的人看到,好吗?”

    近日,一篇名为《以爱之名,那个叫李丽的成都女孩,10年了,我来找你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这则看上去让人忍不住分享的“初恋故事”,以纯纯的感情打动了无数网友,有网友将之称为现实版的《匆匆那年》。就在网友们接力分享,希望能帮助这个叫周松的男孩时。一些细心的网友却提出质疑:文章看似很美,可是10年前还有成都二中吗?办理出国留学的签证、护照时,当事人可能不知情吗?

  漏洞一:10年前成都二中存在吗?

  “10年前,我们在成都二中的校园里……”该文章表述,男女主人公李丽和周松是成都二中的同学,那么这些信息属实吗?

  昨日,记者了解到,曾经的成都二中目前叫“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该校办公室一位老师告诉商报记者,文中只写了10年前,就是2005年,但是未提是哪一届的,也没提到班主任的名字。所以无法核实2005年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中,有没有叫做周松和李丽的学生。另外,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官网上查到,成都市第二中学在2002年4月就已经改制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漏洞二:晚上通知,第二天就能出国吗?

  “那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家,爸妈告诉我要去国外,而且明天就要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自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匆匆出国。不过,出国手续能如此简单吗?

  昨日下午,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警陈治宇告诉商报记者,出国之前肯定要办护照,而且不能找人代办。根据规定本人必须到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同时填写申请资料,且需要本人签名。资料申请后,要10个工作日才可领护照。

  假如当事人事先就已经办好了护照,那么可以马上走吗?“原则上也不可能办到。”陈警官表示,除了护照,出国还需要办好签证。陈警官称,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免签或者落地签。如果10年前是去国外留学,很多国家还需要面签,肯定不能瞒着当事人进行。

  漏洞三:十年时间,真的无法取得联系?

  文章中提到“到了学校,爸妈收走了我的手机和QQ”,因此,周松再也没能联系上李丽。

  有网友提出,即使周松在国外,十年时间真的无法和国内同学取得联系吗?有网友分析说,2005年网络已经相当发达,无论如何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到国内的同学。即使QQ被“收走”,密码也都被改掉,10年时间打个越洋电话真的有那么难吗?既然是用情至深的初恋女友,不会连对方电话号码都没有吧?

  调查

  全国各地“以爱之名”泛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的“以爱之名”在网络泛滥:那个叫邱颖的自贡女孩、叫张纯的广州女孩、叫陈纯的潮汕女孩、叫李莹的太仓女孩、叫李红的石家庄女孩……纷纷涌现朋友圈。记者比对文章后发现,除了男女主角的名字和学校不同,内容几乎都一样。

  以长沙版为例,除了男女主人公名字改为王璐和胡伟,所念的学校改为长沙当地的学校,其余内容几乎都和成都版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号发布的“以爱之名”文章的阅读量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解读

  虚假故事透支公众爱心

  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资深心理咨询师邱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以爱之名”的文章漏洞百出,却依然能引发高度关注,是因为公众在故事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引发了对年少懵懂爱情的回味。邱驷说,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感情生活或许并不如意,能有这样一段美好的感情出现,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珍贵的。因此他们会将自己对感情的向往寄托在文中,通过转发,希望自己的情感也能纯粹美好。邱驷还表示,这样的纯属虚构“故事”,亵渎了公众的善良,透支了公众的爱心。

  声音

  发诱导信息可能被封号

  对于朋友圈各类公众号的类似虚假信息,微信方面表示,如果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有诱导分享的行为,将会受到处罚。如公众号活动页面出现“分享朋友圈”等类似字样,用按钮、弹层、弹窗来诱导用户分享等行为,都属于诱导分享行为。

  另外,传播谣言对企业或个人进行没有依据的恶意攻击,也属于禁止之列。对于违规行为或内容,一经发现或者被举报,相关消息将不能在朋友圈继续传播。若违规情节特别严重,微信团队将会采取永久封禁域名、IP地址或者封停相关公众号等措施进行处罚。商报记者 谈书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