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忠实贾平凹齐声推荐70后作家刘晓刚

2015年03月17日 14:1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陕西70后作家刘晓刚上周出版的百万字长篇新作《那条割裂生命的河》,得到了陈忠实和贾平凹等不少作家和白烨、陈晓明、阎晶明等评论家的一致推荐。这是刘晓刚继《夜奴》、《七天》等长篇小说之后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断代史。

  刘晓刚是陈忠实结识多年的年轻文友和“小老乡”,陈忠实称他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70后作家”。刘晓刚这次的新书此次前两卷的出版,陕西籍作家、《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也给作者以高度评价。“晓刚无疑是一位事业成功、经历丰富的青年才俊,用一个时下时髦的词形容他,就是‘高富帅’。”陈忠实俏皮地说,“他创办自己的公司,经营良好,又因从小热爱文学,博览群书,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四部长篇小说,并发表一系列优秀的中短篇小说。” 同样以大部头史诗作品《白鹿原》知名的陈忠实还特别为同样描写陕西的刘晓刚的新作写文章推荐,称“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对一个作家的综合考验,刘晓刚能将大部头的作品把握得如此圆熟,足见其创作的雄心和思想的充分。”

  同为陕西籍的作家贾平凹对刘晓刚的创作能力给予肯定,并称赞道:“在70后的青年作家中,刘晓刚可谓异数。其视文学为最高精神归宿的创作态度,以及独特的格调和广阔的视野,令我刮目相看。”他还指出:“刘晓刚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作家,而有使命感的作家都自命不凡,因为他们要抒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都市小说、中国历史潮流下的城镇化都市小说也就成了时代的特点。”

  《那条割裂生命的河》这部作品刘晓刚计划写作四卷本,但在2013年,第二卷尚未完成时,刘晓刚突患眼疾,一度完全失明,经历几次手术,重见光明,却仍有隐患。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文学的热衷,出院后的刘晓刚生怕再次陷入黑暗的世界,以争分夺秒的拼劲完成了这部长篇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并“遵医嘱”趁眼前光明尚在,不及四卷本终结而先行出版前两卷。

  “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老天爷怎么安排,眼睛好好的能看见,现在能写,也许以后看不见了,写不了了。”刘晓刚说到病痛有些悲观,他由此觉得,自己的创作应该每次都力求突破自己的风格,直到“江郎才尽”,“目前为止前五本小说每本跟每本还真是写得不一样。我好多朋友看了之后说,这不是一个人写的吧。”刘晓刚内心的紧迫感让他觉得时间不等人,给自己下了任务“三卷和四卷要在两年之内完成”。

  刘晓刚以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篇幅和写作手法为目标和“野心”,来描述割裂人生命的长河中,几代人生死爱欲的思想裂变。刘晓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小说中出场人物过多,叙事过于庞杂等批评,他仍然坚持自己看法。“我选史传体结构,也就是选《水浒传》、《史记》的结构,是我考虑的追多因素之后,根据100万字的篇幅决定的。”

  刘晓刚说,“你要写一本30万字的小说,可以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事件和有限的人物,当你要写一个百万字的作品,可能你摆脱不了这种史传式的结构。《静静的顿河》和《哈萨克情谊》都是这个结构。” 陈梦溪

  补白

  写的是哪条河

  长篇小说《那条割裂生命的河》的故事从黄土高原上一个叫贾家湾的小镇写起。开卷呈现的是小镇的人们在物质生活骤然提升之后,原始粗犷的民风开始与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产生的激烈碰撞——煤老板王国全在权益和欲望的无限膨胀中沉浮,在两个女人的“冷与热”之间“撕烤”着自己的人生;来贾家湾开店创业的吴艳霞、吴玉真两姐妹在艰难和困窘中依附他人,渐渐迷失自我;遗传有家族性精神分裂病的陈荣德每日生活在妄想和对母亲的回忆之中;“二汉奸”王民发现了妻子和日商修三的秘密,愤怒之下走上不归路……整部作品糅合了中国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各阶层各异的生活形态,描绘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变迁的全景式画卷。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