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37年杨季豪赴淞沪轰炸日军 发动机中弹失事殉国

2015年03月26日 09:41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

“中央航空学校”同学录上的杨季豪照片 南京方志办供图

空军忠烈录中的杨季豪档案截图

杨季豪的小学毕业证书

杨季豪中学时的照片 北京汇文中学供图

杨季豪父亲写的信

  1937年10月的南京上空,中国军队有一支空中“飞虎”,他们以血肉之躯抵挡日渐逼近的日军。壮士杨季豪祖籍上海(当时隶属江苏),1937年10月23日赴淞沪轰炸日军阵地。然而,他所驾的战机右发动机被敌弹击伤,用单发动机飞返南京大校场机场落地时,机头下坠起火,杨季豪壮烈殉国,年仅23岁。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杨季豪立有遗嘱捐资助学。1939年,西南联合大学设立“杨季豪先生纪念奖学金”,当年,该校两位学生获奖,一位是日后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沈元,另一位是后来长期担任教育部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的方孝淑。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杨季豪的姐姐杨定珍曾于1986年清明节来南京祭扫过,但此后与南京再无联络。如今,清明将至,不知杨季豪的家属是否还会来南京祭奠英魂。方孝淑的儿子方跃表示,期待能见到杨季豪的家人,以示敬意。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赴淞沪轰炸日军,发动机中弹返宁失事壮烈殉国

  南京保卫战期间的南京上空并不太平,从1937年8月15日起日军空袭南京,中国空军将士们便与日军掀起领空争夺战。

  生于1914年的杨季豪,别字“问芙”,祖籍“江苏上海”,当时家住北平东城东表背胡同二十号,是“中央航校”第三期学员,编在飞行科。

  那一期的61位同学中,还有日后被称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之一的乐以琴。杨季豪殉国前,已经升至空军第八大队第三十队中队本级队员。1959年11月台湾出版的《空军忠烈录》第一辑上册记下杨季豪生前的最后剪影,“1937年10月23日,第30队由汉口飞京。当晚十时赴淞沪轰炸日军阵地。烈士所驾马丁机3005号右发动机被敌弹击伤,乃用单发动机飞返南京。落地时,机头下坠起火,殉职。”

  南京方志办研究人员胡卓然查询的1937年10月23日的《空军战斗要报》更为详细地记录了那天的灾难:1937年10月23日从南京起飞轰炸上海日军,返回南京大校场机场后,“该机碰(记者注:应为‘砰’)然一声,落于过兵桥(大校场东约三公里)立时起火,机内四人,驾驶员杨季豪及其他二员殉难。”

  短短的几行字,记录下杨季豪殉国前最后的战斗片段,赴淞沪轰炸日军阵地,正是为拖住日军进犯南京的脚步争取时间。遗憾的是,杨季豪殉国时,年仅23岁。

  立遗嘱捐资助学西南联大,心系航空事业

  如今,各个大学都会收到各界校友和慈善家捐助的善款和基金,用于设立奖学金或者学校建设。这个传统,中国的大学早在70多年前的抗战期间也未曾中断。而当年的杨季豪,不仅壮怀激烈,也悲天悯人,他曾立有遗嘱捐资助学。

  胡卓然在翻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2会议记录卷》时发现,1938年5月31日,位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曾召开第70次会议,议决的5项内容中,前两项就是设立“杨季豪先生纪念奖学金”。

  当年的会议记录显示,“接受航空委员会空军第八大队第三十队杨故队员季豪捐助本大学国币壹仟伍百元之捐款,并再由本校加拨国币壹仟伍百元正,作为杨季豪先生纪念奖学金基金。”

  西南联大还为这个奖学金配备了一个星光熠熠的委员会,请潘光旦、吴有训、施嘉炀三位先生为“杨季豪先生纪念奖学金”委员会委员,并请潘光旦先生为召集人。

  为何设立这个奖学金?又用来奖励什么人?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写的《南开大学校史 1919-1949》给出答案:“联大(西南联大)不搞自我封闭,而是多方争取社会的赞助和支持。只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任何人设置奖学金,均表欢迎。若有的基数数额过小,学校还可以协助。如杨季豪本为空军第八大队第30队队员,1937年冬驾机在南京上空与日机搏战牺牲,遗嘱捐助联大1500元,学校又加拨1500元,使之成为杨季豪纪念奖学金,专门奖励以航空学术为终身事业的本校在校学生。”经胡卓然查询,当时的这笔钱,存放于昆明金城银行,共3303.20元。

  当时的西南联大规定,凡以个人名义设置的奖学金,都订有奖学金章程,联大常务委员会聘请有关院长、教授组成委员会,并对奖学金的颁令,认真评定与组织。

  1939年两位西南联大学生获杨季豪奖学金

  杨季豪和他的战机魂归苍穹,但他的航空情结却在身后延续。根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卷2 会议记录卷》记录,1939年3月14日,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的梅贻琦在会上向大会报告,“本年度杨季豪先生纪念奖学金,给予航空工程学系四年级生方孝淑及三年级生沈元二名,每名国币150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曾记载,杨季豪先生纪念奖学金每年奖助学行优良而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2人,可见,方孝淑和沈元当时都是经济困难的,奖学金应该是在关键时刻帮了他们一把。”胡卓然说。

  当年受资助的学生,现在是否健在?当年的这笔善款,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清华大学档案馆一位朱姓老师那里得到蛛丝马迹。他说,方孝淑和沈元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生,方孝淑1934年入学,1939年毕业,沈元是方孝淑的学弟,1936年入学,1940年毕业,两人均就读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专业(后清华大学迁校,与其他学校并为西南联大)。杨季豪为何要捐款给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校史馆老师冯茵分析,“当时的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把很多新机型拿到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做试验,两个单位关系很密切。迁到西南后,当时的西南联大拥有全国唯一可用的风洞系统,新机型的风洞试验也在西南联大开展。”

  两位获奖学生一个成了院士,一个成了力学专家

  70多年过去,当年的两位青年才俊现在哪里?大学毕业后,他们是否延续了杨季豪的航空梦?现代快报记者近日多方寻访后获悉,沈元日后成为中科院院士,方孝淑成为力学专家。不过遗憾地是,两位老人均已谢世。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辗转找到方孝淑的儿子方跃,“父亲考进清华时,最开始读的是机械系,后来清华开设航空工程学,他很感兴趣,就转系了。他原本应该在1938年毕业,但那年爷爷去世,爸爸回老家扬州奔丧一年,耽误了学业,1939年才毕业。”方跃回忆,1937年抗战爆发后,方家家境大不如前,方孝淑回家守孝这一年,变卖家产,忙于还债。

  毕业后,方孝淑前往杭州的“中央飞机制造厂”工作,后辗转云南、重庆、缅甸,并为陈纳德的飞虎队整修飞机。抗战后期,方孝淑在重庆大学做教师,1945年,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航空系,后在英国通用电气公司航空部担任工程师。

  但方孝淑心系祖国,他1950年回国,后来一直在大连工学院(今为大连理工大学)任教,并长期担任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1962年起至上世纪80年代初长期担任国家教育部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至于另一位奖学金获得者沈元,建国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从北航获悉,沈元也已逝世,但其夫人尚居于校园里,但截至昨天发稿前,尚未与沈夫人取得联系。

  力学专家方孝淑后人

  希望联系杨季豪后人

  “150元在当时应该不是小数目,肯定对父亲的学习和生活起到很大作用。”听闻方孝淑在读书期间曾经荣获“杨季豪纪念奖学金”,方跃深表荣幸。

  而细心体味后,方跃发现,父亲方孝淑跟杨季豪是同龄人,两人都为1914年出生,这更令他肃然起敬,“这在当时肯定是了不起的事情,他应该有殷实的家境,又为中国的抗战事业献出生命,身后还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作出贡献。”方跃说,他希望能找到杨季豪的亲属,表达敬意。

  杨季豪是北京汇文中学校友,父亲从商

  杨季豪当年为何考入“中央航校”?日军来犯前,有哪些经历影响了他的选择?根据胡卓然从浙江省档案馆查询到的《中央航空学校同学录》记载,杨季豪当时住在北平东城东表背胡同二十号,现叫“东裱褙胡同”。而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一面“北京汇文十烈士”照片墙令胡卓然印象深刻,汇文中学历史上有10名参加空军、后来阵亡在抗日蓝天疆场的烈士。杨季豪居住的东表背胡同,距离北京汇文中学很近。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北京汇文中学校办崔老师那里获悉,该校确实有一名叫“杨季豪”的毕业生,她出具的多份档案证实,汇文中学的“杨季豪”应与殉国的杨季豪为同一人。其中,她出具的一份杨季豪的小学毕业证书显示,杨季豪1926年7月8日毕业于“交通部北京扶轮第一小学”,时年12岁。这证实杨季豪生于1914年。同年,杨季豪升入北京汇文中学,1929年初中毕业后,升入该校高中,就读理科。

  另外,在他的高中“入学愿书及证书”中,登记家庭住址为“东城东裱褙胡同20号”,这与《中央航空学校同学录》中记录的一致。崔老师说,杨季豪的档案显示,他的父亲杨楚湘从事“商业”,在杨季豪“小升初”时,他的父亲杨楚湘还给校长写过一封信,信笺抬头为“协丰公司”。

  姐姐1986年曾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祭扫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烈士名录中,有杨季豪的记录,但可惜信息并不多,只有生卒年份和籍贯。

  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原文史室主任范方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986年,杨季豪的姐姐杨定珍曾来南京祭扫过。“1986年清明,受南京军区空军和南京市政府的邀请,抗日航空烈士的20多个亲属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扫墓。”范方镇说,与杨定珍一起前来的,还有多位著名空军抗日英雄的亲属,例如高志航的女儿高丽良、梁鸿云的女儿梁孟霞。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辗转与高丽良、梁孟霞及南京航联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但均没有杨定珍的下落。范方镇透露,杨定珍当时是从上海来的,应该定居在上海。但近三十年来,再没有杨定珍的信息,也不知她是否又来过南京。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