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沈阳故宫崇谟阁:鲜为人知的清代皇家档案馆

2015年04月29日 14:29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

  沈阳故宫不是只有豪华奢侈的皇家排场,不是只有神秘沧桑的宫廷建筑,不是只有精细贵重的宫内用品,还有记载皇室治国治家的珍贵档案,还有记述民族文化的馆藏文物,还有记录一段耻辱历史的留存……走进故宫,不光要看“宫”的辉煌,更要知“故”的价值——本报3月19日19版《有些神秘的敬典阁》让一些读者似乎有了这种感觉。几天前,本报记者再访沈阳故宫,探秘敬典阁的姊妹建筑崇谟阁。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崇谟阁比敬典阁启用的次数更少,更为沉寂。除了皇帝本人及内阁少数官员,几乎没有人确切知道里面放了些什么。

  险些变成空屋的名阁

  进入沈阳故宫大清门后向左转,与去敬典阁的方向相对,穿过西掖门便是沈阳故宫的西所。崇谟阁是西所最后的一座建筑,因为没有独立的围墙,所以它的外观呈开放状态。

  这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二层歇山式黄琉璃瓦顶楼阁,建筑样式与敬典阁完全相同,也是于乾隆首次东巡的1743年确定建设的项目,归属到“敬典阁等工程”当中,并于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完工。

  不过,这当中还有个插曲。乾隆首次东巡时说了,沈阳是大清朝的发祥地,历朝的《实录》都应该抄写满、汉文各一部送到这里尊藏。当时北京故宫中的皇史和内阁正在进行前朝《实录》的抄写,所以当时乾隆就下旨,让原班人马再给奉天抄一份。

  活儿是派下去了,但是抄完之后《实录》放在沈阳故宫什么地方,乾隆没有明说,这让下边办事的官员犯了难。

  《清高宗实录》记载,当年7月,礼部官员回复皇帝的第一句话就是“臣等伏思”。不知道当时的官员们趴在那里想了多久,最后,礼部官员说,在北京有皇史尊藏《实录》,在奉天,他们看崇政殿后面的凤凰楼既高大又漂亮,可以担当尊藏《实录》重任,所以请皇帝下旨让人办理。

  乾隆皇帝也许事太多,就把他当初建 “敬典”、“崇谟”二楼搞“金匮石室之藏”的打算给忘得一干二净,居然同意了礼部的建议。

  下边的官员遵旨照办,他们把凤凰楼进行了改造,将“凤凰楼原楼梯挪改,楼中面上下开门,东北安窗”。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乾隆还到皇史出席了“恭送五朝《实录》尊藏盛京”的仪式。从此,也就是从公元1750年开始,沈阳故宫凤凰楼开始尊藏清朝历代皇帝的《实录》。

  这样一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崇谟阁在建成之日起就闲置了,仅在乾隆二十八年凤凰楼进行修理时,崇谟阁曾作过《实录》的临时存放点短暂用过,凤凰楼修理完成后,就又变回一座空屋子。

  崇谟阁一空就是30年

  幸运的是,乾隆又想起崇谟阁了。乾隆四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乾隆找来军机大臣说,在奉天留都的正殿后面建了敬典、崇谟两个楼阁,我问下头人了,告诉说崇谟阁现在还空闲着呢,这跟当初建这个阁的想法不相称啊!

  怎么办?乾隆对大臣们讲,你们告诉盛京将军弘晌,派人到崇谟阁里去量一下,如果那里足够宽大,能够放得下书橱,就把五朝实录搬到那里去尊藏吧。

  弘晌回复得飞快,因为本来那里就是等着搞“金匮石室之藏”的,当初就已经把金龙大柜也一并打造好了。就这样,《实录》进入了崇谟阁。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佟悦说,实录简单地说就是一部手写的史书,《清实录》就是一部以清朝皇帝家庭为主线的国史。

  从实录的编修情况可以看出,实录编修与清玉牒编修有很大不同,玉牒是每10年编修一次,实录是每换一个皇帝才编修一次,所以整个清代十二帝有十一位编写了实录,而自从崇谟阁开始启用后,总共才有6次增加尊藏的事件,这本身就决定了崇谟阁要比它的姊妹建筑安静得多。

  在《清实录》中多次提到“金匮石室之藏”,金匮石室按字面讲,是指用金属封缄的柜子,用石头修筑的房子,这个提法从秦汉就开始使用,是指古代国家秘藏重要文书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讲,后人将敬典阁和崇谟阁称为清朝在沈阳故宫的皇家档案馆是名副其实的。

  同治年间,当时负责编修咸丰实录的官员发现,崇谟阁里的柜子已经装满了,立即报告给皇帝。同治便安排人在原有金龙大柜的上面,再打造22座金龙顶柜,把上代祖宗们的实录安放到里面,将下面的金龙柜里腾出空间安排咸丰实录。

  沈阳故宫崇谟阁现在的样貌是上个世纪80年代落架翻修过的。在古建筑维修当中,落架翻修是复杂程度最高的大修,崇谟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落架翻修反映了当时建筑构架中主要承重构件已经严重残损,有必要彻底整修或更换。那次,崇谟阁的大修长达5年时间。

  记者去看崇谟阁的时候,天阴着,不久还下起了小雨。鲜亮的红漆廊柱,簇新的黄色琉璃瓦,那个新劲儿让人很难找到沧桑沉重的感觉。只有仰头向上,才能看到字迹斑驳的崇谟阁牌匾的一角。细雨中,游客大都从阁前匆匆而过,间或有人驻足片刻,但简短的文字介绍没有拉住游客的脚步。

  记者突然感到,如果没有人细讲,崇谟阁100年前经历过的往事真的便会像打到青砖上的雨珠,瞬间了无踪迹。

  崇谟阁就这样寂寞并清静着……

  关键词

  清实录

  《清实录》即官修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记。清沿前制,每当皇帝死后,即开设“实录馆”,负责纂修这一朝实录,事毕即行撤销。终清一世,共纂成包括《满洲实录》在内的清太祖至清穆宗十朝皇帝的十一部实录,另加逊清时期完成的《清德宗实录》,共计4363卷,合称《清历朝实录》,通称《清实录》。溥仪虽仅在位3年,仍由原修《德宗景皇帝实录》的人员完成了《宣统政纪》,虽未用实录之名,但体例与实录无异。在清代,实录从未刊布,只缮写若干部藏书于京师、盛京两地的宫禁之中,极少有人能够阅读。□文/本报记者/郭 平 摄/本报记者/郭 平/宋 澍

  辽宁省档案馆展出的《清实录》复制本。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