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将摸底抗战遗迹 北大红楼或设日军侵华遗迹标识

2015年05月14日 07: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 董鑫)位于沙滩北街的红楼曾是北大的老校舍,抗战期间一度沦为日军宪兵司令部,但这段黑暗的往事却鲜有人提及。昨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部分委员考察了北大红楼。委员们建议,应该设立标识,将其确立为“日军侵华罪行遗迹”来昭示世人。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本市抗战遗迹进行摸底调查,并逐步开放展示。

  现场:昔日“地牢”今犹在

  走进北大红楼,通往地下一层的入口处挡着一块办公区的牌子,昔日日本宪兵队的审讯室和拘留室就在下面。在1938年至1943年五年时间里,此地设有日军中国驻屯军宪兵队司令部、日本宪兵队本部、特设北京宪兵队总部、日本宪兵队置留所等军、宪、特务机构,成了关押残害爱国志士的人间地狱。不过这段黑暗的往事现在却很少被提及。

  顺着陡峭的台阶走下去,一股阴冷潮湿的气味扑面而来。来到地下一层,只见一条1米多宽的通道,两侧是一间间的房屋。据北大红楼相关负责人介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里审讯过燕京大学校务长司徒雷登,还有一批燕大师生曾被关押在这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著名演员孙道临等。1939年,国画大师李苦禅就在北大红楼——日本宪兵队本部被关押并惨遭折磨。

  “当年的审讯室和拘留室主要作为库房使用了。”该负责人介绍,红楼1943年交给北大使用,审讯室和拘留室早已看不出痕迹,但整体格局还是当年的老样子。

  建议:设立“日军侵华罪行遗迹”标识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今年市“两会”期间提案建议,确立和公布北京地区“日军侵华罪行遗迹”。昨天,孔繁峙在红楼考察后表示,北大红楼很难得的保留着当年的原貌,应该设立标识,向观众介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北京的那段黑暗历史。

  孔繁峙说,长期以来,本市对日军占领北京期间修建的宪兵队、细菌部队、监狱、碉堡等侵华罪证关注不够,但这些罪证都是驳斥日本政府否认侵华历史事实的有力证据,应在深入调查考证的基础上,逐步立碑铭记,昭示世人,并在抗战胜利70周年期间向社会公布,“适当保留和公布一批当年日军镇压民众的军事设施等遗迹作为侵华罪证,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在国际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

  回应:文物局将对抗战文物遗迹摸底

  昨天,市政协委员还考察了位于天坛神乐署的日军细菌部队旧址。这里已经设置了遗迹标识,并在相关展览中有所介绍。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挖掘相关资料。

  结束北大红楼和天坛神乐署的考察后,委员们发现,这两处地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与侵略遗迹相关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北大红楼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军在撤离时进行了细致的清理,消除了很多罪证。研究人员在档案馆也查不到相关资料,希望得到当年一些见证者的帮助,提供相关历史资料。神乐署也存在这样问题。

  政协委员们建议,北大红楼等单位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当年的日军侵华罪证,以丰富历史资料,例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有日本老兵来神乐署参观,证实自己的宿舍就在这里。

  昨天,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利用几年时间,把本市抗战遗迹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并逐步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