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发掘南汉宋代河岸建筑遗存 有蚝壳水沟(图)

2015年06月12日 10:2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蚝壳水沟细节部分。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用了7个月时间,勘探发掘位于越秀中路地下400平方米的南汉、宋代河岸建筑遗存,这个发现主要反映南汉和宋代对现东濠涌河道的治理。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穗文考

  昨天,考古学专家易西兵向广州日报通报了2014年广州五大考古发现之五——越秀中路南汉宋代河岸建筑遗存。据介绍,发掘范围工地在越秀中路以东、中山三路以南,地处宋明清广州城东城墙以外。专家指出,此次发现的桩板构成的护坡遗存及蚝壳石板或石条构成的散水遗迹,是广州城墙外侧重要的附属设施,对研究广州古城发展及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推论,护坡是南汉至宋代广州城东城外的水岸设施,发掘过程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护坡遗存,表明当时的河道十分宽广。

  据介绍,本次勘探发掘是为了配合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工程建设而进行,在所发掘地块清理了南汉至宋代大型桩板结构的护坡遗存,以及宋代用蚝壳与石板垒砌的散水遗迹。从发现的木构河堤看,河涌原来规模很大,应当是广州城东的一条南北向大河。史书记载,宋代广州城河网密布,开凿六脉渠,以疏导白云山、越秀山下来的水流,同时排除城内水患。此次发现的河道应当是宋代广州城将北面来的水流分出一支流经城东向南注入珠江。

  专家判断:大规模护坡遗存表明当时河道十分宽广

  发掘结果表明,广州南汉~宋代桩板护坡遗存分布在工地北部。出露于地表以下3米、揭出长6米、保存深1.5米。护坡由直径0.4~0.5米,长6.7米的圆木与长2.7米、宽0.5米、厚0.08米的木板构成。桩板以北,为桩板侧立时由他处搬来的红黏土和红砂岩填筑形成的陆地,填土中并放等距离横木,部分横木与立桩存有卯合关系,明显为稳固桩板而铺设。桩板以南,则是水域环境下沉积的灰黑色淤泥。

  专家由此判断,护坡是南汉至宋代广州城东城外的水岸设施,如此大规模的护坡遗存,表明当时的河道十分宽广。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