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南宋御街千年遗址被水淹 或抽水水泵坏掉(图)

2015年06月16日 08:3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杭州南宋御街千年遗址被水淹或抽水水泵坏掉(图)
古街道的展示断面都泡在水里了

  玻璃,就像一扇门。门内是近900年前的道路,门外是现代都市商业街上的人来人往。

  杭州中山中路南宋御街遗址因为玻璃罩装置的设置,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甚至让久远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亲切熟悉。

  也正是这个玻璃罩,最近使杭州南宋御街遗址展示区陷入了一场“水淹风波”——水漫进了玻璃罩内,遗址泡水里了。

  水是从哪里来的?它会不会给遗址带来损伤?需要专门修复吗?以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千年遗址泡水里

  老杭州人心疼啊

  当南宋大街被发现、考古挖掘、呈现断面的时候,一定没人想要把它淹没在20多厘米的“深水”中。

  最先关注这个问题并发出疑问的是一个71岁的老杭州。这一天他带着南京来的几个朋友去了中山路和惠民路交叉口附近的南宋御街。“这个地方一直是我的骄傲,每每有外地朋友来,我都会好好和他们介绍这个地方,都会领着他们去实地走走。”

  周大伯家就住在附近,步行到遗址陈列馆用不了10分钟。“6月13日中午去的,朋友问,为什么只有一块长条石头和深可及膝的水?是不是为了表达古代小桥流水的意境?”

  周大伯透过玻璃罩子看到,基坑的最底部浸满了积水。因为基坑底部高低不平,所以积水的深度也不一样。不仅仅是这样,水面漂有墨绿色青苔,水底还能见到残缺的餐巾纸——这正好给他判断水的深度提供了参照物。“遗址里的积水毛估估超过20厘米。”

  周大伯有些心痛又有些担心:这个考古基坑,他再熟悉不过,当初发掘时他每天都会来转一转,这可是他家门口的大宝贝。所以,他也知道这个基坑是一个综合的城市古道路剖面,从下至上依次是南宋、元、明、清、民国——最早的南宋断面至今有近900年历史。“雨水是酸性的,有腐蚀性,这肯定对文物有影响啊。”周大伯一想到被展示出来的古人曾经踩过石头、砖头、泥土可能会因为长期水泡而受损伤,就心痛,这可都是祖先用过的东西呢!

  附近商户说

  每逢下雨这里就积水

  准确地说,这个地方在中山中路112号~114号,南宋御街陈列馆入口处附近。大玻璃罩子下是一个约60平方米、2米深的古道路断面展示区。

  2008年3月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南宋御街、元大街、明清大街的断面。之后遗址上被铺上了玻璃罩,盖起了南宋御街博物馆,参观者只要趴在玻璃上往下看,就能看到古人走过的道路——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会低头看景的地方。

  钱报记者注意到,覆盖在御街遗址上面的玻璃是半封闭式的,下沉庭院的垂直面部分用栅栏挡着,里面和外面的空气相通;玻璃罩用的是透明的优质钢化玻璃,坚固度相对较高;钢化玻璃罩也并非平铺在路上,而是抬高了半米左右,行人不能通过、站立。

  “积水应该和地下水没有太大关系吧,应该是雨水。”附近一位商户对钱报记者说,应该是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就注意到这个玻璃罩下面老有积水,而且几乎是每逢下雨就会那样,梅雨季节情况更加严重,最深的时候积水会达到二三十厘米。“有些时候会有人来泵水,有些时候水中长青苔了也没人管。”他说,昨天上午他就看到有工作人员来抽水,当天的积水超过了15厘米。

  附近一个报亭的老板娘也向钱报记者证实了这种说法。她说持续雨天,特别是暴雨过后,展示区就会积水,古道路断面就会被淹没在水中。

  “吴山指挥部”分析:

  可能自动抽水的水泵坏了

  所有的担心和疑问都指向一个最让人关心的问题:经常被水淹被水泡,古代街面遗址会不会遭受损伤?

  “应当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毕竟这个展示区的主题是路基,以砖头和石头为主。”吴山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许一东介绍,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水”这一关键因素:因为杭州多雨水、地下水位也比较高,加上古街面遗迹在现在路面的2米以下,所以施工时就安装了排水设施:先是用水泵把基坑的水抽到一个专门储水井,当容量饱和时再把水抽向城市排水管。

  “最开始,第一个抽水环节是自动完成的,水量达到一定高度水泵就会自动工作,不过,后来可能是这个设备(水泵自动抽水)坏了。”他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雨水流进遗迹的原因:为了防止冬天时起雾,玻璃罩设计成半封闭,路面和玻璃罩支撑立面的接壤多采用栅栏,这给了雨水进入的空间。“积水太深的直接后果是影响观瞻,以后我们会加强监测和排水。”他认为,除非改变目前的玻璃柜,把半封闭为全封闭,否则无法解决“进水”问题。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管理科的工作人员也知道这个情况,他说管委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积水的观测、查看,有时候的确会出现积水较多情况。“一般来说,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包括抽水和清理其它垃圾。”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一般只针对考古发掘,而后续的管理、保护并不由他们协调。“无论什么质地的遗迹,长期经雨水浸泡都是不好的。”

  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认为雨水浸泡对古街面不利。“受损的程度比较低,短时间内甚至不会发生明显的表象改变。主要考虑到它是砖石遗迹,而不是更加脆弱的木材、竹器、陶器等。”他说,尽管损伤不大,但积水还是需要引起管理单位的足够重视。

  梅雨季,那些裸露在外的古迹还好吗

  南宋御街遗址展示区进水的消息,也让我们想起了更多类似裸露在外的古迹。

  梅雨季来袭,它们还好吗?文保部门有没有专门的应对方案?

  “不同的文保点会有不同的管理机构,管理的级别也有些不同。”杭州市文保所相关负责人说,历史留给杭州的这些老宝贝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政府文保”正在向“全民文保”转变。雨季之前,和这些“老宝贝”有关的机构都会行动起来,第一是进行先期摸底,看看有没有防水措施是否到位、土质情况是否正常、排水沟是否畅通;然后是进行针对性的整改、验收。“雨季来临,特别是暴雨集中期,每个文保点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巡查值守,特殊古建甚至会进行关键数值监测。”他说,绝大部分文保点也都有紧急的避险方案,包括如何防止雨水进入,如何引导雨水外流,如何进行紧急抢修等。

  同时专家也表示,相对而言,地上古建筑受风化和沉降影响更大,除非问题十分突出会进行专项“施救”,否则只进行实时监测。“裸露的古迹因为不可移动、体积较大等因素几乎不可能进行封闭式保护,受损速度会更快。”该专家说,这种文保点的危险度相对高些。“总体上来说,随着保护水平、监测手段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杭州的‘老宝贝’都能安然无恙度过雨季。” 鲍亚飞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