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原创才是综艺节目永恒的宝典

2015年06月16日 11:07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

  马朝虎

  综艺真人秀节目如今已成为赢得中国观众收视的主力军,但频繁采用引进模式的中国综艺,下一个现象级节目在哪里呢?

  套用农夫山泉的一则宣传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来形容当下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非常贴切,“我们不生产原创节目,我们只是国外模式的搬运工”。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舞林争霸》《爸爸去哪了》《最强大脑》《奔跑吧兄弟》等等,基本是花巨资从国外买进版权的。《中国好声音》的版本来自于荷兰,引进时花了350万元;《我是歌手》的版权来自于韩国MBC电视台;而《舞林争霸》版本来自于美国,东方卫视为50万英镑的版权费埋单。其实,电视综艺节目搞“拿来主义”已经由来已久,到国外购买版权,或者移花接木模仿类似节目的电视台比比皆是,并形成“同质跟风和山寨模仿”的怪象,这充分表明,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原创能力,只是依靠购买和模仿甚至抄袭维持着短暂的繁荣。

  那么,国内电视台为什么要付出不菲的版权费,屡屡成为海外综艺节目的推广站甚至是收容所呢?

  购买和引进这类电视综艺节目,一来我们的电视人不用殚精竭虑地创新,有现成的,花点钱拿来就是。二来这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外已经获得成功,收视率有保证,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这也暴露出,我们中国本土电视人原创意识十分淡薄,原创能力也十分有限,根本不知道当今的潮流文化,也不知道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电视综艺节目,缘于这样的“底气不足”,只好花钱“借鸡来生蛋”和“拷贝无极限”。腾讯视频综艺负责人马延琨指出模式热的问题在于,“对引进节目恨不得花几亿元都行,但哪怕拿出几百万元做一个原创节目,就都不愿意。”

  更让人费解的是,我们引进国外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看重的往往是表皮的、格式的东西,却不会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模式,在国外,一档电视综艺节目,通常由独立的制作公司进行研究和设计,创意获得电视台采纳之后再投放市场,形成了一条比较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虽然我们国内有些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团体同样设立有类似机构,但由于缺乏对文化产业的认知,缺乏对受众的调查,缺乏对市场研判的能力,导致原创的具有广泛市场竞争力的电视综艺节目乏善可陈。

  照理说,人家有好的东西,你花钱买过来,这符合等价交换原则,但问题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依然在抄袭、在模仿别人的文化形式,实在有损形象。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经济发展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道理,文化事业也应该随之相匹配,得到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创新、弘扬中华文化。

  去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要求各广播电视机构对原创文化节目在立项、资金、人才、播出、评价、宣传等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和充分保障。总局将在上星综合频道黄金时间节目调控、监听监看点评和各类评奖评优中,优先安排和考虑原创文化节目。这说明,原创文化节目已经被重视。事实上,我们中国也有原创的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去年在法国戛纳举行的戛纳春季电视片交易会上,英国国际传媒集团ITV旗下发行部门ITVSGE宣布,从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 并负责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世界著名电视台ITV从中国引进并进行国际发行的第一例,并且是中国原创综艺节目模式成功输出欧洲的第一例。这也充分表明,只有原创才是节目永恒的宝典,才能获得国际版权市场的认可。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们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资源,从资金、技术方面而言,也早已经站在世界一流的地位,唯一缺乏的,就是创新。这就需要我们中国的电视人要用“最强大脑”去创作,才能催发一批真正的“中国好节目”。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