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的“国际视野”

2015年08月12日 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兰州8月12日电 题: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的“国际视野”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如果没有国际视野,不能在国际大背景下对敦煌石窟进行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那是没有生命力的。”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莫高窟的保护研究是一份“国际事业”,它不是几个人短时间能完成的,必须有一个国际化的大团队来支撑。

  在莫高窟广场一角,由清代延续至民国时期建成的古院落群保存尚好。据说这里最早是僧人居住的庙宇,70年前设立莫高窟管理保护机构时作为办公场所,如今成为莫高窟历史档案陈列馆对游客免费开放。

  这里囊括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合作”的大量图文资料。其中既有不同时期的中外科研人员一起保护修复洞窟的画面,亦不乏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这样的外国元首在此参观的场景。

  “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国际上对这处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重视的。”王旭东说,过去二十多年,敦煌研究院对外合作侧重于保护,包括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保护理念等都是借助国际力量发展起来的,现在的管理保护理念等逐渐与国际接轨,并形成了“敦煌模式”。

  事实上,莫高窟保护和研究的“国际化”之路并非坦途,时而也充满曲折和不易。自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5万余卷敦煌文献长时间流失海外,中国学者若要对此进行研究只能出国去誊抄。

  “‘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敦煌躲不开的。”王旭东表示,既然敦煌莫高窟在古代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圣地,为何不能把过去的东西变成现代的?千百年前的人们可以不远万里来这里,今天同样可以复制这样的“丝路精神”。

  在王旭东看来,目前关于敦煌文化领域的考古相对保守,参与其中的任何人谁也不想趁早呈现出来,这对国际敦煌学研究造成重重阻碍,“只有资料公开,才能逐步实现国际化,才能进一步研究,从而继续传承。”他说。

  今年4月下旬,流失法国逾一个世纪的4000多件敦煌遗书以数字化形式首次“回归”敦煌。这对不少内地民众而言,似乎有“止痒不止痛”的感觉,不过对莫高窟的保护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来说,“这具有划时代的价值和意义,至少开了一个好头”。

  这样的“好头”也体现于“走出去”的过程。“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览将于明年5月在美国举办。有着20余年合作关系的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经过近4年筹备,将莫高窟3个洞窟全尺寸复制并空运至美国与观众见面。

  “只有把它放在‘敦煌学’这个大背景下,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研究才可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王旭东认为,目前欧洲、日本等海外地区关于敦煌学的研究越来越少,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甚至“青黄不接”,因此必须通过“国际化”让更多人关注和热爱敦煌。(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