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藏非遗: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2015年08月17日 19: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拉萨8月17日电 题:西藏非遗: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绘画艺人,形成了绘画艺术。”已是古稀之年的藏族传统绘画大师、勉唐画派传承人丹巴绕旦说,13世纪随着齐乌岗画派的创立,西藏的唐卡绘画艺术更是逐步走向繁荣。

  唐卡是一种用颜料和其他工艺材料将各种图案绘制在锦缎、布帛、纸面上的卷轴画,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其表现题材包罗万象,被称为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

  丹巴绕旦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传统绘画世家,自幼被送到西藏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学习藏文、佛学及绘画,由此迈上了其绘画艺术人生的第一步。

  1985年西藏大学艺术系成立。丹巴绕旦把西藏传统唐卡绘画首次带入了大学殿堂,招收了第一批“科班弟子”。30年来,他培养了当地许多优秀的唐卡画师,成为西藏唐卡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

  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次年唐卡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藏风筝主要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地,清代时盛行于藏族上层,其中,拉萨的“次仁”和日喀则的“拉达卡其”这两大家族的风筝制作技艺精湛,别具一格,并传承至今。

  日前,西藏文化部门以举办“风筝文化创意首展”的形式,把“隐藏”在民间的千年风筝文化,集中呈现在人们的视野,让每个人都谈论民间文化,可以接触和拥有民间艺术。

  西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普穷,自幼与风筝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他从事手工制作风筝和风筝轴已有14年。

  普穷说,西藏独特的风筝文化,因其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等,而在人们日渐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总有一天,我会放飞属于自己的风筝。”上世纪80年代出生在拉萨的索朗加措是西藏年轻的风筝收藏人。他自小渴望蓝天,而风筝便是他寄托放飞梦想的“亲密伙伴”。

  在平日的闲暇时间里,索朗加措喜欢与朋友切磋技艺,交流经验,而此次西藏风筝文化创意展,使他精心收藏了20多年的精美风筝及风筝轴得以展示与交流。

  索朗加措说,在享受风筝带给他的乐趣的同时,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近年来,西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抢救、保护和弘扬。藏戏、格萨尔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西藏结束了没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空白。

  西藏在非遗保护方面,鼓励和支持非遗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生产性保护活动,探索和实践西藏非遗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

  目前,西藏共有江孜卡垫厂等5家国家级生产保护示范基地,和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有限公司等12家自治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繁荣,呈现出多渠道与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多门类、多体系、多层次的发展格局。

  “西藏文化正在摸索中寻求更好的出路。”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如是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