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美术界人士齐聚太行山探索新时代下中国画发展

2015年08月21日 11: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长治8月21日电 (胡健)“当前的21世纪,进入了信息化和图像化时代,视觉图像获得的轻而易举,市场效应带来的浮躁心态,对中国传统写生的必要性提出新的挑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21日在中国美术太行论坛上表示,信息化时代图像的轻易可得,会酿成笔墨精神的消解。

  中国美术太行论坛21日在山西平顺县召开,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及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北美术家协会的专家学者们就“写生的传统与当下意义”展开研讨。

  薛永年在介绍写生这一传统时说到,“写生”古时叫“师造化”,就是以大自然的生成变化为师,以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为师。可后来人们渐渐丢失了这一传统,以临摹代替了写生,中国画由此衰败下来。到了19世纪末,已经摹古成风,丧失了创造力。

  “在新文化运动中,美术受科学、民主思想洗礼。20世纪的写生新传统既是引进西学的产物,又是为纠正时弊对师造化的回归。”薛永年担忧,20世纪形成的写生新传统正在面临着图像化的新挑战。“画家与唾手可得的图像间,既缺乏特定环境下的独特感受,也很难有‘意象在外’的诗情画意,会酿成笔墨精神的消解。”

  浙江大学教授黄河清认为,提倡写生,应该是提倡中国式写生的灵动自由。“中国画的卓越长处,就好比‘眼睛的遨游’,这眼睛的遨游是无拘无束的,可以上升到高空俯瞰万里山河,也可以上下游观自由变换。”黄河清引用美术界前辈吴甲丰先生的话阐述写生更应纯粹。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刘海勇认为,区别于世界其他艺术门类,中国画这种独有的写意精神,在黑白韬略的笔墨形式结构中不仅能够把对象形神、对象生命力等融入其中,而且能够将个体对自然生活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文心、修养融入笔墨结构中,这才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

  此次论坛由中国国家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和山西省文联主办。组委会从2015年4月开始约稿,得到中国各地专家学者积极响应。经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审核,截至论坛召开前,共有28篇论文入选文集,该文集也是近年来中国美术界有关写生的一本集大成之作。(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