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周文化观察:茅奖被质疑是"老人奖" 上海书展说"不"

2015年08月24日 0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一周文化观察:茅奖被质疑是“老人奖”上海书展说
资料图:王蒙。张茜翼 摄

  中新网8月24日电(宋宇晟)上周,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持续受到关注,围绕本届茅奖的相关评论与争论也层出不穷。同时,上海书展也于19日开幕,在一届被认为缺少“文学大咖”的书展中,一项禁令成了书展的亮点。此外,今年的七夕节也成为上周的热点,和文化新闻相对冷清的报道相比,“狗血”的社会新闻倒是不少。上周,绍剧表演艺术家筱兰芳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14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1岁。

  【争论】茅盾文学奖是“老人奖”?

  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公布了最终评选结果。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等五部作品获奖。

  作为“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甫一颁出便引起关注。当然,也少不了争论。其中,青年作家缺席成了争论的焦点。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就指出:“在鲁奖评选中,70后已是主力,但茅奖中尚不见他们的身影,这种状况需要适时加以改变。”

  评论者唐山则从数据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他称,在已颁发的9届茅奖中,共产生了41位获奖者,获奖年龄总和为2236岁(其中张洁2次获奖,分别按其获奖年龄统计),平均获奖年龄为53.2岁。而本届创造了三个纪录:一是王蒙81岁获奖,超过2005年获奖的宗璞(时年77岁);二是获奖者平均年龄为61.8岁(此前最高纪录为2005年的57岁);三是首次未有50岁以下作家获奖。

  唐山据此认为,茅奖获得者从传统的“老中青”创作团队日渐成为“老中”当家。

  其实,青年作家的缺席早在中国作协官网公布入围的十强作品时就已经可以预见。十位入围作家中,除了徐则臣一位“70后”作家外,普遍都是“50后”“60后”作家。这其中,已得到文坛普遍认可却一直没有摘获茅奖的81岁老作家王蒙是特例,他是“30后”作家。

  “质疑茅奖是一个‘老人奖’,我觉得有失偏颇。”这是文学批评家、茅奖评委陈晓明的看法。

  陈晓明认为,茅盾文学奖是一个国内文学的“终身成就奖”,评判标准应该是“四六开”。他说:“60%看这是否是一个对文学有贡献的好作家,40%看他是否有优秀作品,二者必须平衡。不能仅凭一部好作品,就让某个新人得奖,新人需要磨炼,如果在三十多岁就拿了茅奖,对他今后的写作生涯本身也是一种压力和困境。”

  评委中唯一的80后评委杨庆祥则认为,70后、80后作家的得奖只是时间问题,“我主要看重的还是这四年中,作家整体的创作水准。”

  至于为何80后年轻作家未能获奖?杨庆祥说,80后作家从未进入提名环节,本届参评的也有几位80后作家,比如笛安的作品进入比较靠前的名次,引起评委的兴趣,他们讨论后还是觉得有明显的缺陷,对细节处理不符合逻辑,对历史背景过于简单化。“我之所以对年轻一代的写作不满意,因为他们的写作目前还是过于自我化。而且这种自我是一种很虚幻脆弱的自我——没有将‘自我’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里面予以建构和丰富。所以我说,80后写作必须从成长中解放,从青春文学的气息中解放,从文艺腔和小清新中解放。”

  此外,还有人认为,本届茅奖评奖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并且已经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文学评论家、茅奖评委王春林就是这样认为的。他在评论中表示,这种静悄悄的“革命”体现在:茅奖从“长篇小说奖”到“作家终身成就奖”的转变和从偏重宏大叙事到青睐日常叙事的转变。

  和王春林的观点类似,评论家、茅盾文学奖前评委李星也觉得“本届茅奖获奖作品面貌比较新,写法也很多样”。

  他说:“总体来说,本届茅奖的获奖作品展现了全新的文学观念,虽然还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作家们也是在思考现实,但延伸较广,可以说是开放的现实主义。特别是格非和苏童,此前被认为是先锋作家,他们坚持先锋文学理念,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先锋文学作家,被认为是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曾在文坛产生很大反响,而格非和苏童都是其代表作家。

  李星还说:“这次的获奖作品和《创业史》《白鹿原》那类现实主义作品完全不一样,虽然仍是现实主义,但更深入人心、精神和灵魂,深化了现实主义精神。特别是《繁花》,没有主旋律人物和主旋律情节,而是一部方言市井小说,闲话式的小说,这样的作品获奖,展现了茅奖评奖的全新气象。”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关注到了茅奖的“革命”。 作家叶倾城关注的就是九届茅奖的一贯特征,其评论认为“(茅奖的)获奖作品有奇异的雷同性”。她明确表示,“茅奖天生就带着‘主流’的烙印,纵观获奖的几十部作品,能发现奇异的雷同性:全是厚重的、史诗性的、漫长时间跨度的,说是十三万字以上,但没有一本是十四五万字的薄薄一帧;全是现实主义,少有文体实验;全是三观正确的,绝无一本惊世骇俗、引发读者反感的……”

  其实,任何一种奖都不可能没有质疑,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判断。谈及本届茅盾文学奖,作家哲夫说:“这本身也很正常,没有什么奖是能够求全的,尤其是在中国今天的环境下,一个事情发生,总会有两面的声音,有人赞同,也必有人不赞同。其实也未必是一种坏现象,多元时代,价值也多元,这是社会的进步,以前那种清一色的、众口同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现在是众口难调。众口难调其实是好事,总比异口同声要好。”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是爱书人们的一场狂欢。新华社发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是爱书人们的一场狂欢。新华社发

  【开卷】上海书展说“不”

  和茅盾文学奖被质疑“过老”不同,19日开幕的上海书展则被认为“文学大咖有点少”。

  在介绍参与本次书展的作家时,《京华时报》的报道这样写到:“西班牙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等都是很优秀的作家,但在中国的大众知名度较低。吸引了众多读者的英国插画大师艾伦李、陈丹青等也并非纯文学作家,新科“茅奖”得主金宇澄成了国内最大牌作家。大牌作家的极少露面,与这一年缺少有分量的文学作品有关。”

  虽然“大咖”少了,但本届上海书展并非没有亮点。作为上海的本地媒体,《新民晚报》指出,书展中的书正“变得好玩、好看、好听”:成人涂色书的走红让往昔只能出现在儿童图书专区的填色书如今堂而皇之登上了几乎每个展台的招牌位置;有声出版也出现在书展现场;上海博物馆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的明信片也颇为火爆。

  此外,本届上海书展还被认为是国内书展第一次对理财、养生两类图书说“不”。就在书展开幕前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明确表示:本届书展,禁止理财、养生类书籍进入展馆。

  《光明日报》认为,“倡导有质量的阅读”是禁止理财、养生类书籍进入展馆的原因:“作为中国人气最旺的书展之一,上海书展不再单纯地迎合市场和读者,而是更加注重发挥引导阅读的作用,值得点赞。”

  对于这样的“禁止入内”,该报道还评论到:“对于上海书展的选择,不仅应该有掌声。这一举措还为热火朝天的全民阅读活动提了个醒,随着出版物越来越丰富,如何选择好书、如何进行高品质的阅读,才是未来提升全民阅读的关键所在。”

资料图片:多国青年七夕体验汉服婚礼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杜洋 摄
资料图片:多国青年七夕体验汉服婚礼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聚焦】七夕是情人节?

  8月20日是今年的七夕。“有情人相聚过节”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在这一天的选择。来自大学生聚集的社交平台人人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90后大学生情侣今天会过七夕节。

  在大学生们看来,这一天似乎本就应该是中国的情人节。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小杨就表示,喜欢七夕节是因为有传说故事、文化渊源,显得更加浪漫,“虽然不如2月情人节来得奔放热烈,但更加绵长,符合咱们中国人的心理期待。”

  其实,在七夕已被社会所接纳的今天,农历七月初七俨然已变成了一个当下中国的社会和商业事件。“七夕又见‘捉奸热’”、“七夕微信红包收发总量逾14亿次”、“单身女孩七夕夜遇室友‘秀恩爱’ 受刺激跳河”,这样的标题频频出现在新闻中。

  而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虽然仍有媒体翻开今年的老黄历,发现七夕节这天“并不适宜嫁娶”,但“中国的情人节”已经成为事实。

  两年前,学者张颐武还曾表示,传统上,除了牛郎织女故事,七夕最重要的是乞巧。“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儿节。”

  到了今年,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则表示,文化会有自我的调整、完善,对于这个称呼,得到民众接纳即可,无须大惊小怪。

  虽然王娟并不否认,最初将“七夕”当成情人节,可能确实对这个传统节日有一定误解。但她同时也认为,当国外的“情人节”来到中国后,人们可能比较希望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一个类似的日子,“于是民众接受了‘情人节’的观念,并落脚于‘七夕’上”。

  “这是中国文化接受、调整自己的一种途径。文化并非停滞不前,而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同时完善自己。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只要大多数民众认可就可以,完全可以顺应民众的看法,无须大惊小怪。”她说。

  而就在今年七夕的前一天,8月19日,有报道显示,湖北作家成君忆在其小说《牛郎织女》中,将“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定在了武汉东西湖。

  此前,流传了几千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争执不休。成君忆则表示,自己因编撰《东西湖纪事》到汉水边一个叫鸦渡的地方采访,意外发现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码头潭和嫘祖庙等零星散落的文化遗存。经他反复考证、思考,根据史书上的线索从而找到“牛郎织女”的文化起源和传播路线,发现了这段令人惊奇的文化史,并确认该地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

  他还称,牛郎织女的故事版本起源于唐宋之后,武汉东西湖与其他“牛郎织女传说”地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互为异文。也就是说,每一种“牛郎织女传说”的异文版都可能是非遗,甚至可以排列成一组非遗。

  该报道称,武汉市已经正式将东西湖申报为武汉市和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逝者】绍剧表演艺术家筱兰芳去世

  绍剧表演艺术家筱兰芳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14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1岁。

  21日,六小龄童发布微博公布了筱兰芳逝世的消息。筱兰芳系与其父亲六龄童同时代的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在微博中深表痛悼,并称“她的去世是我国绍剧艺术的重大损失”。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