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争议记者"王小峰:我觉得自己太浮躁了 静下心来写小说

2015年09月13日 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争议记者”王小峰:我觉得自己太浮躁了静下心来写小说
王小峰新书。
王小峰。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宋宇晟) 12日,“全民娱乐的时代: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沙龙在北京举行。资深主笔、作家王小峰,主持人马东和作家、影评人周黎明展开对谈。沙龙上,被冠以“中国当代最具争议的文化记者”名号的王小峰分享了自己当记者的经历,这其中有冲突、固执、主观的看法、激烈的情感。而当他谈到今天时,王小峰说,我也觉得自己太浮躁了,而且我想说的话也都说完了。

沙龙现场。
沙龙现场。

  “中国当代最具争议的文化记者”?曾和高晓松“冲突”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来自王小峰新书的书名。该书精选了,2001—2014年王小峰《三联生活周刊》任文化部记者期间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1篇,收录了他对近百位文化圈人物的访谈。

  在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中国当代最具争议的文化记者”。对此,王小峰显得有些无所谓。“反正我一直是有争议的,至于说是不是‘最’,我很难说。”

  的确,王小峰的“争议”是有根据的。沙龙现场,他讲了这样一个关于“争议”的故事。

  王小峰说,自己曾写过一篇评论小柯的文章。“当时我知道(小柯的)制作人是高晓松后,我想成心恶心他一句。我就说,这张专辑要是有个制作人,水准会提高一大块。”

  不幸的是,一个星期以后王小峰就见到高晓松了。“当时参加一个会,他从马路边上停完车之后一直追着我,一直追到会议现场,一路上反复问我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说小柯这张专辑没有制作人?’当时的感觉是特别紧张的、剑拔弩张的。”

  不过,王小峰自称“从来是对事不对人”。“后来海外唱片公司想找内地的词曲作者写歌,找到我,说你认识谁吗?我首先介绍的还是高晓松。我觉得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很多毛病,但是他也有很多才华。所以我就把高晓松介绍给海外的唱片公司。”

  和高晓松的“冲突”似乎不是个案,在王小峰的记忆中,“内地摇滚圈的人我差不多都得罪了”。“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我出门的时候,他们会堵在我家门口,那个时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他说。

  对于这种“争议”,周黎明表示认同,他很多文章是会得罪人。不过周黎明也说:“但是你如果平心静气地读他的文章,不是抱着粉丝的心态,我相信你可以从他的写作中、从他的观点里获得很多启发,他的观点是深思熟虑的观点,是他真的懂音乐以后才做出的一个结论,我觉得这是负责,非常难得的。”

  和旁观者周黎明不同,马东是这种“争议”中的当事人,他的角色更像是前述故事中的高晓松。“曾经我一有事就找他,他有的时候答应我帮我们写篇文章,鼓吹一下,但是听起来也特别像骂人的,都没什么好话。”他说。

王小峰、周黎明。
王小峰、周黎明。

  王小峰式的记者:不客观但不违背价值观、不太在乎读者反应为不受读者干扰

  或许是由于被王小峰“骂”过,又或许是受到父辈说相声传统的熏陶,马东和王小峰之间的对话总像是一种互相的挑战,但又不乏幽默。

  当被马东问到“作为一个记者,是否客观”时,王小峰自认“并不是很客观”。“说实话,我在整理这些稿子的时候,(发现)很多是很主观的,并不是很客观的。这是因为有些时候只要你带着个人的感情和观点,就没有办法客观,但是你要尽可能做到不要违背你的价值观,这是很重要的,价值观的对错是一个最基本的基础,然后你再去谈客观和不客观。”他说。

  事实上,王小峰的行文风格是属于“夹叙夹议”的那种。而这很容易导致读者将事实与评论混为一谈。

  不过,王小峰说:“我不太在乎读者反应”。他将这样的习惯归因于时代。“我是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开始写东西的人,那个时候你把稿子给编辑之后,他发出来,到最后读者能看到,这中间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读者看过之后,又没法跟你联系得上,他顶多是写一封抗议信,写到登你这篇文章的报社或者杂志社,编辑再把信转给你的时候,你都已经忘了曾经在这样的报纸上写过这样的文章。”

  在王小峰看来,那个时代值得怀念。“那个时候读者不会干扰到作者去写什么东西、什么观点。现在你的文章发表两秒钟之后就有一个人说两个字——沙发,就是说我已经关注到你写的东西了,这对很多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干扰。还好我不太在乎别人怎么去说。”

  而事实上,作为一个评论者,在网上受到的最大的批评和质疑就是“否定这个否定那个,有本事你自己来一下啊”。

  对这一问题,王小峰的回答是“我说刘翔跑得慢,不一定就要说我有本事上去跑”。“让一个言论的表达变成一个行为的表达,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马东。
马东。

  作为乐评人: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听中国人唱歌的

  作为一个写乐评的人,王小峰也谈到了自己对中国音乐的看法。“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先听外国的东西,虽然那时候也听不太明白。当你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开阔了眼界,回过头来再听中国的就没法再听得下去了。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听中国人唱歌的,后来因为做了记者,你必须要采访这些人,采访的时候你得听。所以我是一直很难把中国人唱歌这件事听进去,(中国人唱歌)能打动我的人非常非常少。”

  除了关注音乐本身,王小峰还关注音乐的背后。“我感兴趣的不是人,而是感兴趣背后有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他。”

  “我在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8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对唱片工业这个市场化的东西开始产生兴趣,并且搜集很多资料去研究。因为那个时候东西很少,当你把这些东西都搞明白了,(就知道)市场化的东西决定了它做出来的一定是这样的。”他说。

  而到了今天,曾经不听中国人唱歌、又看透了音乐产业的王小峰说,自己有时候也上网偷偷听一些华语歌曲,想了解一下现在大家都在听什么。“我了解完了之后,我喜欢的可能很少,大部分都在我意料之内,没有什么超出我的意料的。现在听国产音乐变成了是我想了解一个信息,(就像)我上网看一条新闻,我用这样一个心态(去听歌)。”

  基于这种了解,王小峰还谈到了庞麦郎。他觉得,庞麦郎自己可能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但是我在听他唱歌的时候觉得这种唱歌的方式挺好的”。

沙龙现场。
沙龙现场。

  我也觉得自己太浮躁了,而且我想说的话也都说完了

  在2012年之后,曾经专注于写博客的王小峰减慢了写博客的速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更新的频率会变得非常非常慢”。他说,是因为有好多我想说的差不多都说完了。

  还有,他的兴趣也变了,他开始写小说。“不是因为我擅长写小说,是因为它要求你必须静下来,要花好长好长的时间去把这件事情做完。因为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太浮躁了,离很多东西都太近了,我是希望自己能退得远一点。我觉得写小说的时候,你可以不用去管外面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你进入到你自己的故事里。这个过程是非常享受的,而不是在网上写一些博客。”

  在这个每一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代,王小峰反倒失去了写博客的兴趣。他说:“我当年写了那么多博客,除了出两本书,一共挣了大概不到4万块钱,没有通过这个博客挣别的钱。但是现在网上有付费专栏,我被好多网站拉过去写,我不清楚这种到底能挣多少钱。他们为了把你拉进去就诱惑你,说你写一篇文章能挣一万块钱。我说怎么可能呢?后来我被百度百家拽过去了,我说我试试。”

  而用博客挣钱让王小峰觉得“写作特别别扭”。“不是我不喜欢钱,是因为它甚至会干扰到你起一个标题。我做了一个多月的试验,我的标题写得特别特别简朴,只有2000多人点击;写一个特别血乎的标题,有11万人看,还有的有20多万人。而里面的内容正好是反过来的,你起一般的标题是你很在乎这篇文章怎么写;那个你写得特别滥,完全是注水(的文章),一个星期我挣了6000块钱。当我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停下来了,不写了,因为这会让写作变得更有目的。”

  王小峰说:“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写作环境,当年写博客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能给我带来什么,我想到的就是我有好多话要说,现在想想,说完了。”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