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解读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史学研究大变革

2015年09月20日 14:3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8月23日至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从1938年胡适只身一人前往苏黎世参加第8届大会,到2015年第22届会议在中国举办,中国学者1709人参会,其间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当然,会议所带来的思考和影响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此次会议,可以看到历史学研究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从关注当下中国到关注历史中国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除“一战”、“二战”期间停办外,迄今已举办21届,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美誉。本届大会是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大会设四个主要议题,分别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化的情绪”、“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数码技术在史学中的运用”。大会还安排了特别议题、联合议题、圆桌会议、国际历史学会附属组织会议、特别会议、晚间会议、青年学者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共计170余场,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余名历史学家参与此次盛会。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作为会议选定的第一大主题,由中国历史学家主持,会议时间一天,分上午、下午两场,加上候选发言人共14位,其中有三位中国学者、三位意大利学者,还有美国、法国、日本、西班牙、瑞士、俄罗斯、加拿大、孟加拉国各一人,提供的论文涉及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注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先后三次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05年、2010年,他均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大会。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张海鹏表示,从1985年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到2010年第21届大会,大会议题中只有一项与中国历史有关,中国历史学家只主持一场与中国有关的学术会议。

  而本届大会,在一周的会期里,中国学者主持的主会场和分会场共有16场(包括海外华人学者和香港学者主持的各一场),作为评论人、论文作者的中国历史学者近80人(包括海外中国学者和港台学者),涉及中国历史问题的论文近百篇。张海鹏认为,这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启了聚焦中国历史和历史学的先河。

  “现在是全球视野在关注着当代中国,正是因为关注当代中国,就要把眼光往前调,调到历史上。想看看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上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张海鹏解读,今后若干年的全球视野化的中国这一种趋势继续下去,会推动更多的学者来思考中国在历史上的地位、历史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情感史研究将历史研究转到感性层面

  “情感历史、数码技术在史学中的运用都是近年来西方学者所关心的话题,中国学者不知道怎么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所以通过大会交流,大家可以看看西方学者怎样谈论这个话题,这个可能会开辟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人们研究历史的一个分支学科。所以,每一次大会都可能会提出新的方向,会影响以后若干年。”张海鹏认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等四大主题均显示了国际历史学界目前关注的领域,一定程度上展现全球史学研究的新潮,也为中国历史学者提供了启发。

  情感史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个国际史学潮流,兴起于近些年,被组织者列为大会的一大主题。历史学家注重情感的生成和表现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目睹了纳粹主义的勃兴,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家吕西安·费弗尔在1941年指出,史家应该对情感在历史中的作用加以重视。显然,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时对人们情感的有效掌控,使得后来者看到了情感史研究的必要。

  美国罗文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晴佳表示,情感史的开展将历史研究的重点首次从理性转到了感性(爱情、愤怒、激情、嫉妒等)的层面。情感史的研究也是新时代历史学发展的产物之一。近代以来的史学传统,先是注重精英人物的行为,而“二战”之后,史家开始写作“自下而上的历史”。史家视野的下移,无疑为情感史研究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史、性别史和家庭史的兴起,更让史家注意到一般人,而且是他们在“私领域”的表现。

  社交媒体网页收藏将成为史料文献

  网络数字技术对当今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影响,也促使历史学家关注和思考历史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问题。众所周知,互联网数字技术对史学最大、最直观的影响是研究效率的大大提升。而大数据时代资料来源的广泛化和精确化,使史学研究变得更为全面和准确。借助互联网传播,一批非职业历史学家异军突起,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无数个“当年明月”凭借着数字技术的便利,似乎正在发挥着比“职业历史学家”更大的影响力。

  本届大会以“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为主题,表现的不仅仅是数字技术对历史学的影响,而且是历史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某些“转折性”,这使得中国历史学人感受到了一定的差距所在。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历史评论》主编王育济认为,虽然类似课题中国史学界也有讨论,但几乎不可能郑重其事地上升为国家历史学会的主题。“若再进一步对比一下各国同行围绕着‘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将要在大会上讨论的具体问题,如‘维基解密时代的文献记录’、‘互联网内容与史料思想’、‘作为文献来源的社交媒体’、‘网页收藏:一种新的文献库’、‘数字化历史学与著者之权利’,等等,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些滞后。就中国史学家而言,很难设想会将‘社交媒体’、‘网页收藏’作为‘文献库’予以讨论,但接触到外国同行的这一议题后,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一课题的巨大价值与潜力。”

  国际史学界更多关注中国抗战的意义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研究也自然地受到关注。中山大学教授吴义雄表示,中国史学家其实在这个主题方面起到相当作用,尤其在修正欧洲中心主义史观方面,中国学者对这个会议的议题或有关的观念是有影响的。

  大会秘书长、法国的历史学家罗伯特·弗兰克在今年4月出版了他与另外40名史学家共同完成的一本学术巨著——《1937-1947:世界大战》。在这本著作中,国际史学界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甚至受到中国学者的影响,开始重新界定“二战”的起点。

  “实际上,这次世界大战是在亚洲开始的。1937年7月,当日本开始试图全面征服中国时,亚洲战事正式启幕。毫无疑问,这一特殊事件发生在欧洲进入战争状态两年之前。”弗兰克甚至认为,“‘二战’开始的时间还可以提前至1931年,即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的时间。”在这本著作中,学者们还讨论了造成中国抗战被忽视或模糊的原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以来,日本在中国发动战争采取了一个它运用熟练的操作模式:不宣战而是制造一起引发战争的事端,不进行战争动员,也不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与以往其他关于“二战”史学著作最大的不同就是,弗兰克的这本著作中特别关注了亚洲和非洲战场。包括“亚洲抵抗力量”、“日本占领体系”、“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日本最终输掉了战争”,以及“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始终不能和解”,都是弗兰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研究中所关注的“很重要的问题”。因而,这本著作在“二战”史的研究中具有明显的“转折”意义——“将视野拓宽至全球”,“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着力从全球视角来重新定位战争”。弗兰克希望通过对二战史的全球化研究,让这场战争的全景更客观地呈现于世人面前。(记者 朱绍杰)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