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竹钢”艺术大作扮靓世纪坛 设计广场28日起免费开放

2015年09月24日 1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竹钢”艺术大作扮靓世纪坛设计广场28日起免费开放
    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开幕场地,世纪坛经过5000多株青竹和艺术大家的“妆点”,正摇身变为“筑梦竹迹”设计广场,将于28日起对社会免费开放。图为设计广场。 熊然 摄
    艺术装置需要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其中,共同协作,才能将“摇椅”荡起。设计师王辉希望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与谁同坐》设计图 摄
“廊桥”设计规矩,外观具有很强的现代性,但取材自竹子,代表“中国根”。 《廊桥竹梦》设计图 摄
“廊桥”设计规矩,外观具有很强的现代性,但取材自竹子,代表“中国根”。 《廊桥竹梦》设计图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曾鼐)中华世纪坛南广场内,5000余株青竹,伴着皎洁月光竹影婆娑;一旁,10位国内顶尖建筑师,用“竹刚”打造出别样竹林胜景……

  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开幕场地,世纪坛经过艺术大家的“妆点”,正摇身变为“筑梦竹迹”设计广场,将于28日起对社会免费开放。昨晚,记者提前来此探访,浓绿阴翳中,洋溢着浓浓艺术风。

  “竹子也是可以用于建筑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彩云介绍,竹子对环境无污染、无味道,而竹刚是一种竹基纤维环保材料,柔韧性与钢材基本相同。她介绍,竹子是从南方移种而来,展览结束后,将在北京的苗圃中继续栽种。“希望艺术设计作品进入公共空间,提倡一种自然无污染的理念。”

  在“筑梦竹迹”设计广场上,5000余株3米至6米不等的青竹林立,国内十位顶尖建筑师,将以“竹钢积木”为基本建造单元,呈现功能属性各异的装置。

  根据规定,每位设计师将获得多个长宽高约为2.5米的“立方体”,均由竹钢搭建而成,设计师可任意组合“立方体”,添加材料进行创作。

  作为设计广场总设计师,都市元素(北京)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王刚认为,竹子是一个中国文化符号,有着较强的象征意义。在他看来,最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财富积累快,但真正的自信需要建立在文化上。他称,希望能通过这些艺术展览,唤起社会的文化自觉。“最有价值的生产力往往来自身边的文化。”

  在他身后,由四个“立方体”搭建的“廊桥”引起了很多人好奇。这个名为《廊桥竹梦》的作品正出自王刚之手。

  乍看上去,“廊桥”设计规矩,外观具有很强的现代性,但近看发现,建筑取材自竹子。“这代表着中国根儿、国际范儿”。王刚认为,桥不只是一条路,是一座通往梦想的桥梁,在文化上更是一种交流沟通的象征。他介绍,“廊桥”内将放置部分展览作品,随着观众在此聚集,这里将成为一个交流和思考的场所。

  几米之外,一个特殊的“摇椅”也吸晴无数,尽管还未搭建完成,不少人“跃跃欲试”提前体验。这个名为《与谁同坐》的作品,由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著名设计师王辉创作。

  在“立方体”的框架内,两把摇椅相对而立,需要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其中,共同协作,才能将摇椅荡起。

  “就是希望培养一种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在王刚看来,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这把“摇椅”作品正是要让人们产生互动,培养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交流。

  与摇椅的复杂设计不同,刘均的作品看似很简单:一桌围棋、几把座椅、月影星稀中等待着一盘对弈……

  但这个名为《合十院》的装置作品,内涵却并不简单:装置色彩取自围棋黑白二色,象征了世间阴阳两全,正反相衬的意味;装置立面介质以薄如蝉翼的丝织物构成,契合围棋对垒中化虚为实的制胜策略,让“无”蕴含着“有”,“虚”蕴含着“实”;中央放置围棋棋盘、现代生态家居,让人们走进装置内部,可以一边下棋,一边感知宇宙星空的浩渺无边和神秘莫测。

  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城市综合体研究中心主持建筑师,刘均介绍,装置内的椅子均由竹子编织而成,椅子底部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材料廉价、做工简单、取材便捷。“希望能唤起一种对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活习惯”。

  据悉,2015北京国际设计23日在京开幕,将持续到10月7日,开幕活动“设计之夜”将于26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位于世纪坛的设计广场,将于28日至10月4日早9点至晚9时对公众免费开放。本届设计周,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和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联合承办,将举行设计贸易交易会、创新设计服务大会、智慧城市展览论坛等活动。(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