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香港旅游业的“暴戾之气”从何而来

2015年10月21日 07:4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今天的香港仍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老牌自由港的硬件、软件,和成熟法制社会的口碑等,但这些都必须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来玩的理由”,才能打动越来越挑剔的游客。

  据香港媒体报道,10月19日某内地购物团赴港旅游时有团友因未购物与带队导游和疑似“影子团友”发生争执,一名男性团友在劝架时被人粗暴拖出店外殴打,次日不治身亡。

  “购物团”、“零团费”等香港旅游纠纷,人们早就听得耳朵出了老茧,媒体一再报道,两地旅游部门也多次重申“严禁”,但这么多年过去,问题非但没解决,反倒闹出了人命。很显然,光靠此前两地一直强调的“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媒体透露称,“零团费”和“购物团”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市场和业界的现实需要:如今中国游客的“腿越来越长”,远至欧美,近至韩日,都成为他们全新的旅游、购物热点。与之相比,曾经的“购物天堂”香港显得物不廉、价不美,且由于地域上的“先天不足”,无论自然景观或人工游乐设施都很难具备吸引回头客的持久竞争力。不靠这些“零团费”、“购物团”,香港游的“食物链”就可能崩断。

  不论当年名噪一时的“导游阿珍”,还是此番闹出人命的一干人等,其言行中确乎洋溢着一种焦虑暴躁的气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所谓“关心则乱”——因担心自己的生计而作出极端的反应。刚刚过去的“黄金周”,香港入境处宣称内地游客总数不减反增,而商家却表示同期零售消费额同比下滑四至五成,奥妙即在于:有报道称,目前来港内地旅行团逾九成都是“零团费”或变相“零团费”的购物团。

  什么是“零团费”,估计大多数人都心中有数。而仍然趋之若鹜者也许是消费能力只能忍受这样的出境游方式。迫于财力,他们在香港必然出手谨慎,而这和“购物团”组织者的利益恰构成先天性的“对撞”:一方面游客希望尽量少花钱(因为没钱),另一方面旅游团尽量希望对方多花钱(同样因为没钱)。

  公平地说,当今全球旅游市场总体上是买方市场。不赚钱固然不好,但逼人掏腰包甚至强掏人腰包不仅收获无几,更是吓跑了更多的游客和商机。作为传统旅游市场,香港要想维持这条“食物链”,唯一的出路,就是“给游客一个来玩的理由”。

  这个“来玩的理由”曾经是充足的:性价比高的“行货”和“水货”,别具一格的街景和市景,内地找不到的海洋公园和香港迪士尼,以及脍炙人口的服务品质。如今这些“来玩的理由”或因内地的发展、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而变得吸引力不再,或因自身的“折腾”而几乎消失殆尽。

  今天的香港仍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老牌自由港的硬件、软件,和成熟法制社会的口碑等,但所有这些都必须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来玩的理由”,才能打动越来越挑剔的游客。否则他们的购买力就会“用脚投票”——别的不说,强制购物及所引发的暴力事件,时隔多年仍囿于“行业自律”而始终无法形成法律规范的框架,不论原因是什么,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来玩的理由”。

  让游客玩得开心,买得划算,他们就会找到说服自己和亲朋好友来玩、来买的理由,反之,让游客不开心,之后游客会让当地业者更不开心,道理原本就这么简单。

  □陶短房(学者)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