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家书唤醒沉睡“文化记忆” 中华老底子通信方式传递爱

2015年10月26日 2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家书唤醒沉睡“文化记忆”中华老底子通信方式传递爱
图为采访现场。 林波 摄

  中新网宁波10月26日电(记者 林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传统通信方式发生变革,家书这种老底子通信方式逐渐被手机所取代,手写信件正成为旧物,淡忘在众人的视线中。10月26日,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秘书长张丁在浙江奉化参加2015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时表示,家书作为唤醒沉睡“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它传递着真情,“中华老底子通信方式应该传承下去,其所蕴含的文化更加值得深思。”

  2005年的春天,一场“抢救民间家书”的文化活动在北京启动,就在这个春天逐渐被人淡忘的家书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从2005年的若干封家书到如今的近5万封家书,一路走来,这些尘封的记忆陆续被打开。

  对于张丁发起的抢救行动,文学评论家张颐武面对征集来的万封家书,不无激动地说:“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其实是打捞我们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记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家书体现一个声音,一个活着的声音,在家书里面看到的,就是活着的中国……”

  在张丁看来,家书文化传承并不是回到手写家书年代的老路,而是要把家书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传递下去。他表示,重阳节、中秋节都可以写一封家书,“家书的称号、自称,这些小细节都包含着文化的传承。”

  张丁说道:“令人赞赏的是,在抢救民间家书的呼吁下,家书的收藏者把它们无偿捐给了国家。现在,这些珍贵的家书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从家庭教育素材变成了社会教育的好教材,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受到了它们的感染。”

  众所周知,婆媳关系是家庭伦理中很难处理的一种关系,因此婆媳矛盾成为自古至今永恒的话题,几乎每个家庭都能遇到,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比比皆是。而在张丁看来,家书或许是解决婆媳矛盾的最佳方式。

  据张丁分析,婆媳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是由沟通不畅和缺乏亲情引起的。“我认为,家书文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两个难题。”

  在他看来,家书最重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和情感,传递信息就可以解决沟通问题,传递情感就可以增加亲情。此外,家书文化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传递真诚和爱,只要双方以真诚的态度,写出最真诚的语言,表达出对对方的关爱之情,婆媳关系没有理由不好。

  铺开信纸,拿起笔,这刻,内心一片宁静。

  张丁强调,有些家书内容本身并不以训导、教育为主,但由于其见证了先辈的一段历史,铭刻着深刻的生活记忆,折射出美好的道德情操,承载着丰富的家庭文化,而成为家庭乃至社会教育的重要素材。

  而此类家书往往寄托着一个家庭难以忘怀的记忆,已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因而被后代当作家训悉心珍藏。(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