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飞鸟集》下架引争议 出版社:非炒作 未受压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上官云) 近日,冯唐翻译的《飞鸟集》部分内容曝光,其中“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等译文饱受争议。今天上午,浙江文艺出版社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鉴于本社出版的冯唐译本《飞鸟集》出版后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译界的极大争议”,决定“下架并召回该书”,引起广泛关注。28日下午,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绝非受到外界压力,也并不是营销“炒作”:“我们是接受了一些阅读推广机构和读者家长的善意批评,为了慎重起见才做出这个决定的。冯唐本人也表示理解。”
冯唐版《飞鸟集》被“召回”引发争论
28日上午,浙江文艺出版社官方微博发布了“下架”、“召回”冯唐翻译的《飞鸟集》的消息,让围绕着这部译本的争论再次升级。该微博表示,鉴于本社出版的冯唐译本《飞鸟集》出版后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译界的极大争议,“我们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书店及网络平台下架召回该书”。
这条消息在发出后很快便在网上引发争论。有网友支持此举,并表示看到冯唐翻译的几首《飞鸟集》中的作品后,对比郑振铎译本,实在难以接受,“有些译文还有点儿粗俗露骨,完全没有达到原著优美的语言境界,更别说其他了”。
也有人对出版社表示质疑,认为没有必要下架、召回此书。网友“甜酒与蜜”评论道:“书还是可以卖的。也许作品某些方面不够好,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典型心态。文学艺术,俗与雅,毕竟都是时代的产物”。
此外,还有网友质疑这是出版社的营销手段,“是不是炒作吸引眼球,让读者觉得奇货可居,马上都去买一本冯唐翻译的《飞鸟集》?”
“对成品图书的召回制度早就有了,原因各不相同,包括题材、内容错别字太多等等。”针对网友对图书“召回”质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早先就曾有新闻报道称,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24种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图书,要求出版单位将其全部收回销毁”。
翻译是否应遵循基本原则与底线?
其实,早在出版社宣布“下架”决定之前,冯唐《飞鸟集》已经引起了持续争论,焦点即为“翻译准则”、“是否有损原著风格”等内容。有读者表示,冯唐的译本加入了很多他个人发挥的内容。对此,冯唐并不认为自己的译本失去原著的哲理意味,同时表示“要让作品说话,时间说话”。
“我没有读到冯唐译本《飞鸟集》的全文,所以整本书的优劣,无法下断语。”一位译者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读到网上指其用词‘粗俗’的几首诗。还有则是李银河老师提到的几首,我觉得这几首还是不错的”。
但是,这位译者也表示,翻译应当遵循一定的准则,“具体说来,那就是首先要忠实于原著,然后再译出原文风格就好了。译者最好隐形”。
“我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就觉得第一是忠实,第二是忠实,第三还是忠实。”另一位译者张女士称,这个“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著内容、风格,乃至于文化传统,“翻译有原则和底线”。
而冯唐本人却并不觉得翻译的好坏有黄金标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不认为“信达雅”对于每个译者和每种译著都应该是同样的顺序和权重,“每个译者对于原作原貌和作者意图都有不同理解,这个所谓的底线由谁定?”
“尽管诗歌翻译有特殊性,但翻译自有原则和底线。”张女士认为,从这个角度说,冯唐译本的《飞鸟集》太糟了,就网传的那几首受到批评的译诗来说,“那肯定是不可以推崇的做法”。
进展:出版方将召开专家会议、与冯唐本人沟通
与激烈的讨论相伴而生的,是读者们对冯唐《飞鸟集》为何突然“下架”及其后续命运的关注。对此,浙江文艺出版社官方微博给的回答是:“此后,我们将组织专家团队对译本中的内容进行认真评估审议后再做出后续的决定。”
“‘下架’是我们出版社这两天做出的慎重决定,并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压力。”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原因是,在这段时间内,不少青少年阅读推广机构及家长对出版社提出了善意的批评,“虽然《飞鸟集》不是青少年读物,但确实是不少中学生的课外读物,网传那几首译诗中的几个词语,对于青少年阅读来说,在‘雅俗’问题上,尺度是‘过’的”。
郑重表示,目前,国内图书市场目前还没有分级阅读制度,这样一来,难免会对青少年产生误读和误导,“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出版社,我们决定先召回冯唐翻译的《飞鸟集》”。
“冯唐本人还是有很好的文字功底的。”郑重告诉中新网记者,有几首《飞鸟集》中的诗,冯唐译得要比经典版本更加凝练有诗意,“他在语言文字锤炼方面,确实是大匠级别”。
“接下来,可能开一些专家会议,跟冯唐本人再沟通,再看看对这个译本的《飞鸟集》该做出什么决定,具体时间、流程还没最终确定,先把书收回来。”至于“召回”之举是否会影响冯唐明年年初去印度办《飞鸟集》分享会,郑重表示,对此不太了解,“那是文化交流活动,应该不会受到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