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独家:周有光不寻常的2015年

2016年01月13日 0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上官云)大作家沈从文的连襟、才女张允和的丈夫、主持建立起汉语拼音体系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今天迎来了111岁生日。近日,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接受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专访时表示,自己常常去探望舅舅,也会陪他一起吃饭,“对于舅舅来说,2015年是不寻常的一年。2015年2月份,舅舅住院,三个多月时间内,几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右一讲话者) 摄影:王圣昔

  不寻常的2015年

  2016年1月13日,按照惯常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周有光111岁生日。去年他的生日前夕,曾有媒体报道,周有光精神不错,甚至重新长出了黑发。而今年,他的外甥女,高级工程师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则用“不寻常”概括了舅舅整个2015年的经历和状态。

  “去年这时候,我表哥周晓平让我们把他接到舅舅家。那是他动过手术十几天后吧,要回家陪父亲过生日。”日前,在“走向世界,走向文明——周有光先生111岁华诞座谈会”上,毛晓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父子俩见面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吃完饭后,他们还一起唱起了歌,先用英文唱了圣约翰大学的校歌,接着又用法文唱了《马赛曲》”。

  再提起这件事,毛晓园对记者说,这么多年,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舅舅和表哥一起唱歌,“看到父子情深,大家的心都融化了。没有什么比舅舅看到儿子、晓平看到爸爸更高兴的事了”。

  但不幸的是,周晓平在去年1月22日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全家人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周有光这个噩耗。毛晓园说,他们后来就把大表姐接到北京陪着舅舅,“但舅舅让保姆把他推到大表姐床前。他说,我想问你,你来北京是什么目的?我们来对对牌”。

  或许是这个打击,周有光在去年2月份住进医院。毛晓园告诉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在三个多月的时间中,医院几次下达病危通知,“但最后舅舅最后还是挺过来了。连医生都说,这是创造了奇迹”。

周有光。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像汪洋大海一样的小书房

  由于工作、生活在北京,在探望周有光这件事儿上,毛晓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她会不定期地去看望舅舅,间隔或几天、或一个两个礼拜,并无一定之规。在过去的2015年也是如此。毛晓园说,每次他们来到舅舅家,老人家就会特别高兴。

  毛晓园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周有光那间不过八九平米的小书房。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用“我是一滴水,舅舅是大海”来形容坐在小书房里,跟周有光聊天的感受,“每次我一到他那个小书房,舅舅会说,你来啦,好好好,今天有这样几件大事如何如何”。

  “他的知识极其丰富,好像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什么都能知道。问他什么问题,好像就没有能难倒他的。”毛晓园对中新网(微信号:cns2012)记者说,“每次听他谈这些,总觉得自己像一滴水掉进大海,小小书房变成了汪洋大海”。

  周有光知识渊博,是出了名的。连他的连襟、大作家沈从文都管他叫“周百科”。毛晓园说,舅舅的知识积累实在太丰富了,记忆力极强,“有时他跟我们讲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什么都知道。记得有一次聊天,我还拿笔做记录,当时还有意背了一下,但回家就记不得了。这个记忆力,我们真是自愧不如”。

  “原来小书房里还有好多书,差不多四年前,舅舅开始亲自整理它们,决定送人。最终把三千多册书送给了北京的华文学院。那时候送出去好多很好的书。”毛晓园回忆道。

  时刻转动的大脑与乐观幽默的态度

  在毛晓园的印象里,周有光好像无时无刻不在思索、不在转动他的大脑,无论日语、法语还是文字学方面的知识,他都能融会贯通,看什么问题也都能看到最关键的点。虽然在差不多50岁的时候才改行研究语言文字,但仍然干得非常专业,并且十分低调,不追求名利。

  比如,因为主导建立汉语拼音体系,不少人称周有光为“汉语拼音之父”。但毛晓园说,舅舅觉得这样叫并不好,“他觉得,汉语拼音很早就出现苗头,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要把功劳都归在一个人身上。他不希望这样”。

  “舅舅有很多机会可以有名有利,但他从来不追求这个。”毛晓园说,现在周有光住的仍然是“很老很老”的房子。大家曾经说要搬个家,起码要有电梯,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房子,“现在家里的墙都黑了。说要装修,他年纪大了也不太愿意折腾,我们看着,心里也是挺心酸的”。

  “差不多108岁以前,他身体还都相当好,每天在家里看书写文章什么的,说起话来谈笑风生。这两年因为生病,身体确实比较衰弱,现在话也少了。”毛晓园说,舅舅还是十分幽默的,“前些天常州老家有人探望他,舅舅说,我111岁了,等于1岁,一事无成,我要少说空话,就没什么可说的啦”。

  “他对生活的抱怨从来没有,只是关心国家的前程。百岁之后也仍然如此。”毛晓园笑着说。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