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末代宫廷画师:1924年随溥仪出宫 晚年卖画为生

2016年03月14日 14:5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末代宫廷画师李挺梁的传人王竹坪临摹的郎世宁《八骏图》

  ■张鹏

  近日,故宫推出的涂色画册《皇帝的花园》受到热捧,这是故宫为了纪念宫廷画师郎世宁来华300周年而作。郎世宁于1715年来到北京,后就被康熙任命为宫廷画师,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将西方油画与中国山水画融为一体,奠定了清代宫廷画的艺术风格,随着清亡,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宫廷画师以及宫廷画的技法也随之流落民间。日前本报记者采访到了清代最后一位宫廷画师李挺梁的第四代传人王伟,他向我们讲述了李挺梁的宫廷往事,以及宫廷画流落民间后的传承。

  王伟在作画

  最后的宫廷画师李挺梁和他的传人

  1924年11月,已经退位的溥仪被迫离开紫禁城,和他一起出宫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十名宫女、太监和随从,这其中有一名70多岁的老人。他一路走一路回望高高的宫墙,目光悲凉,这是他呆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他不知道离开了皇宫,自己的一身技艺还有何用。

  这位老人就是清朝最后一代宫廷画师李挺梁。后来他无数次和孩子们说起这锥心刺骨的一天,从这一天起,传承了数百年、独树一帜的宫廷画技艺就此流落到了民间。

  80多年后,我有幸从宫廷画师后人的口中,听到了最后一代宫廷画师的故事。清末国运衰微,郎世宁那一代画师的辉煌早已经成为过往,他们在紫禁城中几十年如一日用画笔营造出盛世景象。直到走出宫门的那一天,才知道世界早就变了模样。

  宫廷画师消失了,幸运的是,宫廷画技艺经历时代变迁,险遭没顶之灾,最终流传了下来。

  在幽静的莲石湖边,王伟有一间小小的画室,画室的墙上贴满了宣纸,上面是怒放的牡丹。他在这里潜心作画,正在准备个人画展。

  王伟是宫廷绘画技艺的第四代传人,宫廷画师李挺梁是他的姑老祖,也就是他爷爷的姑父。“我爷爷王竹坪从小跟着他姑父学画,是他的书童,每天和他一起进宫伺候,所以尽得姑父的真传。爷爷把这个技艺传给了我的叔叔和姑姑,我是从小跟着爷爷学的,如今我的孩子也在学,已经传到第五代,宫廷画技艺会一直在我们这个家族传承下去。”

  关于这位姑老祖李挺梁的故事,王伟都是从爷爷口中听来的,可惜的是并没有照片或者画像留下来,他甚至不知这位前辈长什么样,关于他的史料也很少,他的一生浓缩成《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的两行字:“李挺梁,字云轩,清代画家,京师人,擅长指头画。”

  指头画据说是李挺梁的独门绝技,用手指蘸上墨水颜料作画,这并非宫廷画技法,应是他闲暇时自娱自乐的玩意儿。王伟保留的李挺梁仅存于世的一张画就是指头画,很小的一幅,画在一个类似钱夹的袋子上,百年旧物,带着斑斑污渍和岁月的痕迹。

  “听爷爷说这个东西是放奏折用的,有时候姑老祖向皇上汇报事情,就把写好的折子放在这里面带进宫去。”这是一幅画得很随意的静物,题写着“事事平安富贵吉祥”,是老百姓最普遍的愿望,落款为“砚华史李芸轩偶作”。李芸轩就是李挺梁。

  “砚华史是他当时的官职,为五品官。听爷爷说,这位姑老祖少年便才艺超群,1873年丁丑科进士入宫,才21岁就成为宫廷画师,一度掌管如意馆,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在宫里服务皇家51年。有一段时间他颇得慈禧太后赏识,在颐和园住了不短的时间。”1970年,王伟曾在颐和园佛香阁楼梯西侧转弯的平台上发现一幅《花卉五福图》落款正是李芸轩的名字,应为姑老祖的作品,在乾清宫内室的东墙上王伟也曾见过他的作品。

  末代宫廷画师李挺梁仅存于世的作品:指头画,即用手指头画的画。

  宫廷画师

  独特的传统

  宫廷画作为一个独特的画派在中国已经出现近千年。相传五代时期黄筌供奉西蜀的翰林图画院,为御苑中的奇花珍禽、名木怪石作写生,作品富丽堂皇,反映了宫廷的审美趣味,被称为“黄家富贵”,为宫廷花鸟画奠定了基础。北宋末,徽宗画院的花鸟画达到极盛。他为了提高书画的地位,破天荒地把书画列入国家科举制,定期出题取仕,从全国招收优秀学生。

  在康熙年间,宫廷绘画呈勃兴之势,至乾隆朝达到鼎盛。内廷设有专门管理宫廷画家的机构,如康熙时的“造办处”,雍正时的“画作”,乾隆时的“如意馆”、“画院处”。

  李挺梁在宫中供职的地方便是“如意馆”,属于皇室的服务性机构。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绘画大师、书法家以及瓷器大师,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就曾在如意馆里画画,他也是如意馆里最著名的一位画师。据王伟的爷爷王竹坪回忆,当年宫廷画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给皇帝、皇后、太后等皇室成员画肖像,李挺梁先后为慈禧太后、载淳(同治帝)、载湉(光绪帝)、溥仪画过像。

  王竹坪10岁拜姑父为师,被收为义子,作为书童常跟随师父进出宫禁,对如意馆的情况也略知一二。据他说,宫廷用的画纸极为讲究,平时作画用的纸有冰雪宣、蝉衣宣、夹江宣、贡宣、云母宣等,但是给皇上画像用的是一种纯金打造的极薄的金箔。墨是特制的,研磨之后会散发出浓香,含有名贵的药材。李挺梁曾拿回家一块带云龙纹的墨,家中小孩鼻子出血,研磨一点喝下马上就好,这也成了一个偏方。

  宫廷画师有一个传统,就是对颜料极为考究,通常会自己制作,用的是纯天然的植物和矿物。然而,谁也想不到竟为一桩家庭悲剧埋下伏笔。中国画颜料的藤黄有毒,王伟的爷爷王竹坪在家中制作颜料,大女儿误食了藤黄中毒身亡,令全家悲痛不已。

  离宫前

  画师们用相机拍下故宫名画

  在王伟的手中,还珍藏着一件李挺梁的遗物:一个硬皮的册子,上面写着《名画集锦·云轩珍藏》,“这其实是宫廷画师们自己制作的一个日历,当年宫中有洋人进贡的照相机,如意馆的画师偶尔可以用用,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姑老祖大约也感觉在皇宫的时日无多,便和几位画师一起用相机把故宫珍藏的一些名画拍摄下来,拍了几百幅。出宫以后,他们把这些照片影印下来,选了360幅,做了这样一个日历。”

  这是一个真正的“限量版”日历,一共只印了8件,几位宫廷画师各自珍藏。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和劫难后,如今这些名画真品有的不知所终,有的流失海外,他们的影像在这本发黄挂历中,依然是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

  命运坎坷的不仅仅是这些名画,还有画师们和宫廷画的技艺。1924年,最后的几位宫廷画师随溥仪出宫,他们永远“失业”了。李挺梁拿朝廷俸禄,一生积蓄颇丰,可是唯一的儿子却因为染上了鸦片瘾,几乎败光了所有家产,晚年只好卖画为生。

  “1933年,为了养家我爷爷王竹坪和二爷王松坪在琉璃厂紧邻荣宝斋西侧,开了一家清妙斋,以绘画和卖画为生。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少画家生活落魄,把画拿到这里卖,爷爷也尽量周济他们,无论谁家没有嚼裹儿了,爷爷都会慷慨解囊,不求回报。”

  因为李挺梁宫廷画师的名头不少人听说过,大家戏称他为“四朝遗老”,所以画店一度生意不错,汇集了不少画家名流。王伟曾听爷爷说起一件趣事,当年张伯驹也是画店的常客,他倾尽家财收藏名画文物,一次看中一件宝贝却囊中羞涩,跑到画店里借了200块钱才买下了这幅画,张伯驹的夫人潘素也曾到店里和王竹坪切磋过工笔花鸟画的技法。

  解放初王竹坪在进行绘画创作

  特殊时期悄悄传习宫廷画技艺

  1943年,李挺梁以91岁高龄去世,最后一代宫廷画师离去了,然而关于宫廷画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解放以后,清妙斋公私合营归了国家,我爷爷王竹坪也成了上班族,在北京市公共卫生局负责画卫生宣传画,这也算是把过去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手艺用于服务社会大众了。”王伟记得,爷爷当时工作很认真,画了不少贴在街头的宣传画,例如积极打苍蝇灭蚊子除四害等等,“即使宣传画也能看出宫廷画那种工笔重彩的风格,设色很讲究。”

  1958年,王竹坪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校做教师,教授工笔重彩花卉,在这里他度过了快乐的10年,因为终于可以把技艺传给更多的人。他的学生中有田雨霖、贺伯英、张同禄等,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女儿女婿王玉文和赵华是宫廷画的家族传承人,如今也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制作的彩绘磁盘和鼻烟壶等工艺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

  然而,一场浩劫的到来,却使宫廷画技艺几乎遭遇灭顶之灾。“当初姑老祖和爷爷珍藏了一些古画,为了避祸,爷爷忍痛把画的落款裁掉,后来终于还是遗失了,家中一些古董尽数被砸被毁。”这种曾经服务于宫廷的绘画显然属于四旧,于是技艺只能在家人中间悄悄传习。

  所幸家族中有不少人爱画,王伟更是跟随爷爷学画,“我们家当时一共6个孩子跟着爷爷学画,每天3篇小字,5篇大字,一张画,这是功课,不作完不能吃饭,要求极其严格。”多年的艰苦训练,王伟对这项技艺越来越痴迷,他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来研习画艺。

  如今,王伟正在为家传的宫廷绘画技艺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宫廷绘画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具有和其他绘画不同的艺术韵味与精神内涵,它是韵味与力量的统一,并非仅仅是通过指掌的运动就可以完成的,它包括:心、眼、法,笔、墨、色的运用。”

  王伟告诉我,宫廷画法中有一个特殊技艺,叫做“三矾九染”,为了使画面颜色薄而均匀,层次丰富,要一遍一遍地晕染,干了再染,至少染9次,甚至更多。“利用时间的推移,意志的磨练最终达到宫廷画派完美的效果。”

  这种精神也许正是宫廷画得以传承至今的原因,饱经磨难,历久弥香。 张鹏

  郎世宁的八骏图

  补白

  郎世宁:最著名的洋画师

  在清代宫廷画师中,最著名的要数郎世宁。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郎世宁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他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郎世宁于1715年7月到达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已经61岁,但非常喜欢艺术与科学,对郎世宁甚为礼遇。没多久,康熙任命郎世宁为宫廷画师,不再让他传教。郎世宁每日清晨从东华门附近的寓所步行进宫绘画,除此之外,他还修习汉文与满文。

  郎世宁向康熙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康熙帝非常喜欢这位博学的洋人。康熙去世后,郎世宁继续在宫里担任画师,后来郎世宁根据雍正的旨意,向中国的宫廷画家斑达里沙、孙威凤等人传授欧洲油画技艺。从此,油画开始在宫廷内流行。

  雍正时期,开始大规模地扩建圆明园,这为郎世宁提供了发挥其才能的机会。他长时间居住在这座东方名园内,画了许多装饰殿堂的作品。其中既有欧洲风格的油画,还有在平面上表现纵深立体效果的欧洲焦点透视画。

  雍正之后,乾隆继位。乾隆皇帝雅好书画诗文,在位期间重视宫廷绘画的发展,所以从康熙时就入宫的画家郎世宁仍然得到重用。乾隆登基时年24岁,每日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一次,乾隆皇帝还让他描绘皇帝及11名妃嫔在一起的场景,题为:“心写治平”。乾隆仅在该画完工、七十大寿以及让位时看过此画。平时则将此画密封于盒内,并下令,有谁窃视此画,必凌迟。

  郎世宁于1766年去世,年78岁,丧礼备极哀荣。乾隆为郎世宁亲撰墓志铭,将其安葬在西方传教士公墓(今车公庄北京行政学院院内)。

  郎世宁死后被赐予侍郎之衔,在《清史稿》里这样评价它:“郎世宁,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赏异。凡名马,珍禽,异草。辄命图之,无不栩栩如生。设色奇丽,非秉贞等所及。”

  缪素筠:为慈禧代笔的女画师

  慈禧太后为拉拢一些亲近大臣,常恩赐一些书画作品,在其字画上均盖有“慈禧太后御笔之宝”玺印。其实,这些作品全都出自她的“代笔人”——清末宫廷画师、才女缪素筠之手。《绮情楼杂记·女画家缪太太》记载,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作擘窠大字,常书福寿等字以赐大臣,但其画技不佳,故召缪嘉蕙进宫,代其作画。”

  缪素筠(1841—1918),名嘉蕙,出身于云南昆明的一户书香门第,少女时代便擅长书法、绘画。光绪十五年(1889年),慈禧降旨各省监抚,通令荐举民间精于翰墨、绘画的妇女,进宫为其“伴闲”。缪素筠被举荐,通过省衙“褒禀”后,很快被应召赴京。经过“面试”,被慈禧认可,封为“御廷女官”。慈禧常命缪素筠代画花鸟鱼虫条屏及山水、人物扇面,赏赐给宠臣亲宦。

  后来,缪素筠为慈禧太后代笔的事成为“公开的秘密”。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写到,1903年他在西安结识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他正月也要进京,慈禧太后喜欢绘画,宫内有位云南籍的寡妇缪素筠,给太后代笔,吃的是六品俸,他可以在太后面前举荐我,也许能弄个六七品的官衔。”齐白石婉拒。

  因为缪素筠的特殊身份,她对自己那段时间的作品有自己的认识:“泼墨虽多,尽为落套俗题。默默向世,无人评点异议。”但是,缪素筠居于深宫,见识到历代名家高手的颇多藏品,受益匪浅。如今,缪素筠的作品也是收藏界关注的热点。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