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某乡众筹80万修古道 认筹者没有回报只有风景

2016年03月17日 14:06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仙居,被称作“神仙居住的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和众多古迹。

  3月14日,位于仙居国家公园核心区的淡竹乡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要对当地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古道进行修缮升级。众筹目标金额80万元,每份认筹金额为2000元。

  不过,与一般众筹不同,认筹者几乎没有物质回报。用发起者的话来说,“这次众筹,只回报情怀,回报一座更美的山、一条更美的路。”

  党员干部周末踏青

  踏出一个众筹项目

  淡竹乡发起这次众筹,说起来是个巧合。

  上周末,仙居县组织党员干部野外踏青爬山,一行人从田市镇爬到山顶后,稍作歇息,下山时,由“当地人”淡竹乡团委副书记郑永科带队。

  “下山有两条路,一条是大家熟悉的,一条是野趣十足的古道,走的人很少。这次既然是来踏青,不如走走古道。”郑永科的提议,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出乎意料的是,古道虽然年久失修,风景却很美。一路上,大家纷纷掏出手机四处拍照。下山后还意犹未尽,“这么原生态的美景,不让更多人来分享真是太可惜了。”

  郑永科等人提议,用众筹的方式对古道进行修缮,升级周边设施,让游客过来观光时更安全、更便利。

  3月14日,“我们的山水,我们的路 ——淡竹乡林坑踏道头至公盂景区登山游步道修缮项目公益众筹令”,出现在淡竹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随即刷爆台州当地人的朋友圈。

  众筹没有物质回报

  只有更美的山水

  钱江晚报记者在众筹说明中看到,此次众筹的古道,项目名为“仙居县淡竹乡林坑踏道头至公盂景区登山游步道”,是当年红十三军留下的遗迹。

  古道总长5公里,“两边溪水潺潺、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

  郑永科告诉记者,众筹目标金额设为80万元,是经过科学计算的,“我们邀请了建筑方面的专家,到现场走了一趟,是通过比较精准的计算得出来的。”

  众筹所得资金,主要用于对古道进行道路修整、护栏设置、绿化种植、标识标牌配置、小品小景打造、驿站观景台修缮、生物多样性展示和日常保洁管护等八方面内容的建设,“目的就是让整条道路更加安全,游客累了也可以有地方小坐休息,还可以喝上几口甘甜的山泉水。”

  众筹项目的每份认购金额为2000元,企业、民宿、协会、俱乐部、个人都可以认筹。但它几乎是纯公益的,认筹者仅能获得一张淡竹乡人民政府颁发的众筹权证书。

  “此次众筹只回报情怀,所修道路仍归沿途村庄所有,但我们将看到一座更美的山和一条更美的路。”郑永科说。

  两天认购了10.6万元

  县委书记和县长每人一份

  截至昨晚8点,古道众筹项目已获得53份认筹,总金额10.6万元。

  “其中有两份,是仙居县委书记和县长个人认筹的,他们都对这个公益活动很支持。”郑永科说,认筹者中还包括公益组织、企业,最多的是热心网友。

  在北京工作的仙居人王俊,是第一个认筹者。

  “我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个活动的,当时眼前一亮。更何况这个项目的出发点很好,而且规划也很棒,所以我当时马上认筹了一份。”

  王俊说,虽然自己是仙居人,却从没走过这条古道,“只知道大致的位置,下次等我回去,我一定要去那边看看。”

  释疑

  ●修缮古道为什么要众筹,这不是政府部门该做的事吗?

  郑永科:这条古道只是一条山间小路,不是村民的必经之路,去修缮它也不属于民生工程,主要的用途是给游客提供便利。政府的钱,还有很多民生项目要用。所以我们选择了公益众筹这种方式。

  ●众筹的期限是多久?如果达不到目标额怎么办?

  郑永科:目前还没有设置众筹期间,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对每一位认购者都进行了登记,过段时间,如果认筹金额能够达到目标的60%,工程就立即启动;如果达不到这个底线,项目未能启动,所有认筹者的资金都会悉数归还。

  另外,80万只是个估值,如果古道修缮完成后,80万众筹资金仍有剩余,多出来的钱我们会留存,用于古道今后的维护。如果实际费用超过80万,我们到时候再商量对策,是继续众筹还是用其他方法补齐。

  ●如何确保众筹资金合理使用?

  郑永科:请大家一万个放心,这笔资金至少有三层保险。

  首先,我们淡竹乡政府为这个活动开了专项账户,所有资金进出都严格管理,做到每一笔账都可查可验;其次,我们会把所有众筹的金额和具体情况及时在微博平台上公布,接受大家的监督;最后,我们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会申请中介公司全程记录和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没有疑议。

  本报记者 陈栋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