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施万春:投入大演出少 作曲越来越没人学

2016年03月27日 09: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施万春:投入大演出少作曲越来越没人学

  国家大剧院2016中国交响乐之春系列音乐会将于4月8日奏响,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交响乐团将演奏34部中国交响乐作品——创作者从萧友梅、黄自到丁善德、贺绿汀、马思聪,再到朱践耳、金湘、莫凡,以及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施万春创作的《节日序曲》。创作于1960年、完稿于1976年的《节日序曲》,以民间唢呐曲牌《淘金令》为素材,用奏鸣曲式表现了普天同庆、万民欢腾的节日气氛、

  说起施万春的作品,更为大家所熟知的,或许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电影《青松岭》音乐。76岁的老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各个省市成立的交响乐团有上百个,但是很难听到演奏中国作品,我觉得是个很大遗憾。‘交响乐之春’发掘中国作品特别有意义。”

  各个乐团取消创作组的做法很不妥

  北青报:您觉得中国交响乐的繁荣,作品应占有怎样的地位?

  施万春:中国作曲家,无论青年或老年,手里不是没有东西,而是没有乐团演奏它。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建立乐团,主要还是看作品。演奏外国作品的同时,也应该发展自己的交响乐创作。前些日子,我还在交响乐高峰论坛批评现在各个乐团都取消了创作组的做法。1984年前我在中央乐团,也就是现在的国交,当时创作组达到25人左右,现在各个团都没有。现在作曲系的学生,学各种知识以及“四大件、五大件”,投入很多。最后学完,要么没地方去,要么改行,实在是非常大的损失和遗憾。

  北青报:您觉得现在中国交响乐创作是什么状况?

  施万春:现在没什么人写交响乐,因为作曲家写出来的作品,最后只能放箱子里,这是很糟糕的事。培养一个作曲家是不容易的,学校所学只是皮毛,必须靠大量的实践。我在中央乐团创作组的时候,自己听乐队排练,甚至自己还上去指挥两下,与乐团有密切联系。写《红色娘子军》的时候,刚毕业不久,写错的地方有很多,一位队员很客气地说:“哎小子,怎么有个音没啦?”(笑)所以我就说中央音乐学院是我的第一母校,中央乐团,包括芭蕾舞乐团,是我的第二母校。没有两三个母校,培养不出一个作曲家。真实作品的演出要有实践,这个环境现在没了。我觉得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提供这个平台很好,让作曲人看到希望。

  北青报:到目前为止,最后一部演出过的作品是哪个?

  施万春:《朱元璋传奇》,是我2007年写的,第一次演出时反响很大。

  北青报:您近年创作的作品最后没有演出的多吗?

  施万春:很多,包括声乐的、合唱的,我大概有七八十首作品,只有两三首演过。2007年我办一场电影音乐会,学校赞助25万元,最后举办完我连录音花了一百多万元,剩下的钱都是自己筹,找朋友借钱。要写东西,就要花钱,学生写平常作业,开演奏会,就要请人演奏,唱歌的、拉琴的,都要自己花钱。所以,作曲越来越没人学。

  吃不饱有热情熬夜写出《节日序曲》

  北青报:您是怎样走上交响乐创作道路的?

  施万春:我从农村来,家里有九口人,很穷,父亲14岁就出来干活。那时候吃冰棍对别人来说是个很自然的事,但是对我来说不可能的。我到上高中时才第一次吃冰棍,那是高三毕业有同学请客,一次就吃了五块钱的冰棍。学音乐更是天方夜谭,那时候一节课学费就需要五块钱。好在那时候有老师免费教我和声、钢琴,但是他的钢琴水平有限。高三下学期,临近考试,我的一个同学找到董桂玲先生说,这是一个穷孩子,但是天才,麻烦您教他,不要收学费,那样我又学了半年。因为特别喜欢音乐,上英语课、历史课时,我就偷偷在下面做和声题,后来考上音乐学院。

  北青报:您是怎样创作《节日序曲》的呢?

  施万春:在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写的,当时算是政治上落后的学生,专业上不错,只红不专,经常挨批评,心里很压抑。突然有一天领导找我谈,让我写一个《节日序曲》,再给我配两个助手,算是集体创作。我心里特别痛快,觉得领导还信任我。当时条件困难,吃不饱,但是还是很有热情,熬夜写。开始我采用河北民歌,因为考进音乐学院第一年,领导觉得我们的民族音乐基础差,让我们每人学一样乐器。我学的是唢呐,第一个曲子练的就是《淘金令》,我觉得特别好听,而且又有节日气氛。每年五一、十一在天安门,我都吹的唢呐。就是这种情缘,我就在节日序曲里采用《淘金令》,以唤起大家对节日的情怀和记忆。

  中国人要写中国的东西

  北青报:您的上一部交响乐作品是什么?

  施万春:《中山颂》,没有演出过。我把原来电影《孙中山》里面的音乐整合一下,搞成七段,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高峰。我还写了一部交响合唱《红棉颂》,里面有七首五言绝句,歌颂人的品格。

  北青报:如何看待交响乐中融入民族旋律?

  施万春:学的是西洋的,和声、配器、复调等等这些都是西洋的,但是作为中国人写东西,还是应该接地气。很多人从国外回来,学外国一套,总想让越听不懂越好,越怪越好,那种音乐都不是为了大众服务的。

  北青报:您还有哪些作品特别想写吗?

  施万春:我特别想写一部歌剧,是“僰人悬棺”的题材,想了二十年。僰人是我国古代居住在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曾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来在明朝被消灭。他们从一千个战士中选拔能爬山的,然后再从中选择一个最漂亮的战士,跟寨主的女儿谈恋爱。结婚典礼那天,大家都喝醉了,这个时候那一千个战士在山顶等着,他们一边围着篝火跳舞一边杀人,最后山谷都是尸体。这个剧情很好,但是二十多年我都还没写出来,第一是因为没本子,第二没人敢排。要是大剧院能排的话,我就多活几年。

  文/本报记者 伦兵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编辑:汤琪】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