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夏至到来:民间流行吃面 古代女子互赠折扇脂粉

2016年06月21日 0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皇帝”祭地表演在北京地坛公园方泽坛上演。<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富田 摄

资料图:“皇帝”祭地表演在北京地坛公园方泽坛上演。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上官云)“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这一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夏至节气的特色。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夏至有不少有趣的习俗,在饮食上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一说,“此时,民间流行吃面,皇帝还会去祭祀谷神,表示感谢”。

  资料图:夏至到 广东肇庆出米洞现立竿无影“三寸日光”。<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黄耀辉 摄

资料图:夏至到 广东肇庆出米洞现立竿无影“三寸日光”。中新社发 黄耀辉 摄

  夏至又称“夏至节” 古人将其分为三候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此时,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同时,夏至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提醒人们一年中最炎热时刻的到来。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发现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最终确定了夏至,稍后又发现昼夜等长的春分与秋分,在此基础上确立二十四节气。在古代,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他们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

  “夏至雨点值千金”说明了夏至日雨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古代的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记载道:“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王娟表示,到了夏至,很多农作物已经开始收获了,所以皇帝还会举行祭祀谷神的仪式,表示答谢。

  资料图:夏至“云景”扮靓甘肃戈壁古城。万宗平 摄

资料图:夏至“云景”扮靓甘肃戈壁古城。万宗平 摄

  民间流行夏至吃面 古代女子互赠脂粉、折扇

  很早,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江南一带很多地区,“夏至吃面”是一项重要习俗,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夏至还有其它一些重要食俗,“夏至尝黍,端午食粽”便是其中之一。《诗经》中有“年丰多黍”的诗句,夏至日前后,大家一起尝食角黍被认为是一种欢庆丰年的标志。

  在这一天,古时女子之间还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用来扇风、散去体热所生浊气。《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皇家则会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来消夏避伏。 

  “不过,古代与女性有关的节日比较多,女子互赠脂粉、折扇等物的习俗也较为常见,并非夏至独有。”王娟称。(完)


【编辑:陈海峰】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