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老北京人的三伏天:用冰块降温 吃雪花酪解暑

2016年07月20日 0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三伏天孩子们正在戏水。<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张浩 摄

资料图:三伏天孩子们正在戏水。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上官云)提到“三伏天”,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那是段相当难熬的时间:它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的日子,又称“伏天儿”。过去,在没有空调等物的时代,老北京人又是如何过“伏天儿”的呢?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那时为了降温,老北京人会在屋子里放上冰块,还会吃一些“雪花酪”之类的冷饮解暑,“此时饮食也会更清淡,比如吃芝麻酱面什么的,极少大鱼大肉了”。

  “人”字形屋顶可隔热 放冰块降温

  冰块是老北京人夏天纳凉消暑的一大神器。高巍回忆,过去在北京,只要是靠近水的地方,像北海、护城河等地,到了冬天,人们就会去采冰,然后放到挖好的冰窖中储存起来,夏天备用。

  “那时水质比较好,而且这些冰绝大多数是用来降温的,所以一般都是直接使用。”高巍说,到了三伏天,夏天天气最热的那个时间段,老北京人一般会午睡,这个时候就会在屋子中放一个大瓦盆或者木盆,里边放好买来的冰块,相当凉爽,“偶尔还会顺便冰镇上瓜果梨桃,醒来食用”。

  资料图:入伏头一天,北京市民争相贴“三伏贴”。<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刘震 摄

资料图:入伏头一天,北京市民争相贴“三伏贴”。中新社发 刘震 摄

  同时,为了通风,北京的房子也有讲究。高巍介绍,那时只要家里稍微像点样,屋顶都会修成“人”字形,还像现在的楼房“隔热层”一样,顶子铺上瓦、泥、椽子等等,“只要是稍微像点样的人家,还会在廊子上挂帘子阻挡阳光,屋门也有竹帘,非常隔热”。

  “那时候老北京人,院子都会种上几棵树,也就有了荫凉。来了客人,就在荫凉下谈谈事情,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也别有一番趣味。”高巍笑称。

  饮食多清淡 吃雪花酪、喝酸梅汤解暑

  老北京人讲究养生。到了夏季,尤其入伏后,饮食就变得很清淡,鲜有大鱼大肉。高巍说,伏天前后,吃面条是经常的事儿,“麻酱面”是最简单的,“有时候去胡同口烧饼铺买几个烧饼,大人熬一锅绿豆粥,拍黄瓜就咸菜,很清淡”。

  资料图:苏州一群小学生走上街头,将一杯杯调制好的冰镇酸梅汤端给在露天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们。<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吴瞳 摄

资料图:苏州一群小学生走上街头,将一杯杯调制好的冰镇酸梅汤端给在露天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们。中新社发 吴瞳 摄

  “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伏天,新面也收获了,人们会拿扁豆做馅包饺子。讲究豆子不要剁得太碎,稍微‘整’一点,吃饺子的同时能咬到,很有滋味。”高巍介绍道。

  此外,老北京人还有自己的“清凉饮料”,其一是喝酸梅汤。卖酸梅汤的人,早晨四点钟起床开始熬煮这种饮料,煮好后放进罐子里,埋在碎冰中冰镇,等着叫卖;其二则是吃雪花酪。

  “比如有了冰,小贩把它锉成细碎的冰渣,放一点儿糖精、兴许再放一点桂花、玫瑰之类的东西,香香甜甜的,还带着颜色,有点类似现在的刨冰。”高巍说,也有一些类似奶糕一样的东西,但跟冰激凌一样,属于当时比较洋气的饮料,一般是大饭店、大宅门才有。

  “再有,像什刹海等一些靠水纳凉的地儿,吃‘河鲜儿’的人也比较多,主要是菱角一类的东西,拿冰镇着。”高巍介绍道。(完)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