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三运:活化甘肃元素,讲好甘肃故事

2016年11月25日 22: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兰州11月25日电 (记者 丁思)“从具体的创作实践看,如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沈从文笔端下的湘西、贾平凹文字里的陕西商州等,都反映出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最富有特色的方面入手,才能创作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25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兰州谈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时提出,要讲好甘肃故事,增强独特原创力。

  当日,甘肃省繁荣和推进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兰州举行,来自甘肃相关单位和文艺工作者代表作了发言,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交流探讨。王三运还就甘肃省文艺繁荣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导向与任务、传承与创新、领导与保障作了发言。

  王三运说,甘肃文源深远、文墨浩荡、文运兴盛、文化灿烂,既是文脉的源泉,也是文艺的厚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征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有大作为,甘肃独特的历史积淀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文化具有源头性的特点。作为民族民俗文化交融的结合点,甘肃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作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过渡带,甘肃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作为东西文明交流的大通道,甘肃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王三运谈及甘肃文艺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时说。

  王三运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情系甘肃人民,增强艺术生命力。“我们喝的是黄河水、吃的是牛肉面,陇原这片热土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也成就了我们,我们更应该以赤子之心去描述她、抒写她、赞美她。”

  王三运说,当前,甘肃文艺创作的土壤是深厚的、题材是广泛的、素材是丰富的,脱贫攻坚工程、联村联户行动、战略平台建设等方面,可挖掘、可开发、可利用的文艺“富矿”很多。作为生活在甘肃这片热土上的文艺工作者,要善于用甘肃特色讲述甘肃故事,紧紧围绕敦煌、丝路、多民族等特色文化以及脱贫攻坚、双联行动、先锋引领行动等特殊载体,着力凸显个性气质,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艺精品。

  王三运还提出,要善于用甘肃方式讲述甘肃故事,纪录片《河西走廊》以“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为主题,完全用解说与音画牵引、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拍摄手法,用音乐来演绎中外与古今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要善于用甘肃语言讲述甘肃故事,到人民群众中去学习甘肃人的表达方式,活化甘肃元素、嵌入甘肃符号、劲植甘肃因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献上富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陇原味道的文艺产品。

  对于甘肃文艺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王三运还提出,要适应多元需求催生衍生品,借鉴《读者》杂志推出乡村版、海外版、电纸书等系列化产品的成功做法,围绕《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精品,推出一些可长可短、形式灵活的经典片断、戏外小戏甚至姊妹剧作,在扩大精品影响力的同时,使衍生品依托精品发展壮大。

  王三运还说,要适应市场需要打造新航母,总结甘肃成立演艺集团的做法,发挥文艺协会的积极作用,打造更多形式多样、结构灵活,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大型文艺集团,带动全省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