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戏曲传播需要“播种式”营销

2016年12月21日 1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12月21日电 (缪璐 王笈)“对中国戏曲而言,要千方百计地去了解观众、激活观众、拓展观众队伍,如果失去了这样的播种式营销,就不会有未来”,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表示。

  罗怀臻是在21日举行的第十届东方名家名剧月高峰论坛上做上述表述的。目前主流艺术的滑坡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中国戏曲也面临从主流文化滑向边缘的际遇。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04年和2008年所做的两次大规模观众调查表明,喜欢戏曲的人群从21%下降到9%。

  为了改变这样的形式,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一直在试图改变。据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介绍,该中心曾经做过力推中国京剧、中国民乐和中国民族舞剧的尝试,提出了“三国演艺”的概念。

  林宏鸣表示,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欣赏戏曲往往存在两个误区,通常会觉得戏曲既“看不懂”也“不好看”。其原因可能是没有过真正的现场观剧体验,也可能是没机会接触到优秀的经典剧目。

  名家名剧月观众调查表明,觉得“很好看”的占45%,认为“好看”的占41%,两者相加达86%。反映“一般”的为13%,说“看不懂”的仅1%。因此罗怀臻认为,“每一个中国人一生至少看一场戏,有机会接触才能培养兴趣”。

  同时,这也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戏曲推广口号,罗怀臻说:“中国人造的剧场,中国人管的剧场,中国观众为主的剧场,不能只注重演出交响、歌剧、芭蕾‘洋三件’,也有责任为弘扬民族艺术尽力做好薪火相传的工作。”

  除了多演出培养观众外,传统戏曲还要用现代意识和创新理念进行推广。“东方名家名剧月”是中国国内第一个以民族戏曲为核心的成规模定期举办的民族艺术展演盛事。十年来,其始终以“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培养新观众”为宗旨,以推动民族戏曲在当代壮行为己任,为当代中国戏曲的名家力作搭建一个全新的舞台。

  据了解,除了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改编自莎士比亚、汤显祖两位大师的名著,“第十届东方名家名剧月”中还有好几部改编自中外名著的戏曲作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另一部全新制作的越剧《春香传》改编自朝鲜族同名古典文学名著,有“比韩剧更好看”之称。(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